止,還沒有完成戰役部署,此外,唐秋離主力部隊具體的位置,目前還在偵察之中,我懷疑,在塞音山達一線的獨立師部隊,還是唐秋離的疑兵,根據我與那個狡猾的中國人作戰的經驗,他不會明目張膽的把主力部隊,暴露在我們的視線之中。”
“因此,在沒有充分準備並確定唐秋離主力部隊具體位置的情況下,不宜輕易展開進攻,一來為確保在外蒙古地區全殲中國人的兵力,二來,避免部隊遭到不必要的損失,望總參謀長同志,將我的意見,彙報給斯大林同志!”
對於這份電報,從內心來說,彼得羅希洛夫元帥有些不以為然,他覺得,經過唐努山脈和米努辛斯克兩戰,擁有一百五十多萬兵力的華西列夫斯基,被唐秋離打怕了,有些畏手畏腳。
不過,前線指揮官的具體戰役部署,即便自己是總參謀長,也不好橫加干涉,再者,倘若自己插手,萬一外蒙古方面軍再吃個像米努辛斯克那樣的大虧,責任算誰的?
是華西列夫斯基還是自己?那個中國人的手段,著實令人膽寒,現在,斯大林同志詢問了,彼得羅希洛夫元帥當然不敢隱瞞。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零三十九章 大變將起之前(上)
對於外蒙古方面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西列夫斯基大將,遲遲不採取行動的解釋,蘇軍總參謀長彼得羅希洛夫元帥,有一股說不出的感覺,可以理解為他小心謹慎,或者說謀定而後動,不打無把握之仗,亦或是排兵佈陣,出手便是雷霆一擊,給獨立師部隊以毀滅性的打擊。
可從整個外蒙古地區的局勢來說,華西列夫斯基未免有點兒小心過頭了,除了庫倫以南地區,都被蘇聯紅軍佔領,那麼,唐秋離的部隊,肯定會在塞音山達一帶,也有可能退回了中國境內,或者說,米努辛斯克一戰,那個中國人唐秋離出手之兇狠,讓他膽寒,小心謹慎的外表下,掩蓋他內心的怯懦。
可不管哪一種情況,都不應當成為手握一百餘萬重兵的華西列夫斯基大將,遲遲不對塞音山達發動進攻的理由。
當然,這些話,彼得羅希洛夫元帥,是絕不會在斯大林同志面前提起半句的,自己的判斷,都是猜測,各個方面軍司令員有很大的自主權,即便自己身為總參謀長,有時候,也不好插手過深,得罪頗受斯大林同志看重的華西列夫斯基,對於自己來說,沒有半分好處。
但是,現在斯大林同志詢問了,彼得羅希洛夫元帥,就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也沒必要隱瞞,於是,總參謀長同志就將華西列夫斯基大將的電報內容,原原本本的複述了一遍,一點兒水分都沒敢摻雜。
斯大林聽著,越聽心裡越不是滋味,臉色愈發的難看,“夠了,彼得羅希洛夫同志。我不想再聽這些廢話,華西列夫斯基很是令我失望,外蒙古地區的戰局,已經非常清晰,除了庫倫以南的塞音山達一帶,沒有佔領之外,其他的地區,還有那個中國人的部隊,藏身之處嗎?”
“此前,佔領赤塔一帶的獨立師另一支部隊。不也是在我們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倉惶退回中國境內了嗎,不管那個中國人耍什麼陰謀詭計,兵臨塞音山達,就會把他的企圖全都打出來。還用浪費什麼精力,去偵察獨立師部隊的具體位置。損失一些部隊不可怕。我們蘇聯有無窮無盡的兵員,損失多少我就給補充多少!”
“可怕的是一線指揮官猶豫不決,甚至是畏首畏尾,從而坐失良機,我看華西列夫斯基不馬上進攻塞音山達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心裡有了畏懼。小心謹慎的背後,是對我們必勝缺乏應有的信心!”斯大林有些憤怒的說道。
彼得羅希洛夫元帥,一言不發,靜聽斯大林同志憤怒之言。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下,他也無法插話或者是發表意見,符合或者是反對,都不合適,期間的尺度很難拿捏,唯有沉默,才是上策,不過,斯大林同志很快就會有指令下來,自己尊重執行就是了!
斯大林發了一通脾氣之後,大概覺得有些失態了,吸一口菸斗,語氣放緩,說道:“以總參謀部的名義,命令華西列夫斯基,最遲要在兩天之內,對塞音山達發起攻擊,開啟了通往中國內蒙古地區的通道,陳兵中蒙邊境,唐秋離的任何企圖,都會暴露出來,或者是反擊,或者是繼續撤退,無論哪一種,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斯大林用兵的確老道,擁有壓倒性優勢的兵力,不應該被對手的假動作所迷惑,一路碾壓過去,攻佔塞音山達,獨立師部隊將不可避免的暴露在外蒙古方面軍面前,區域性戰場上,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的計謀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