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略,都是一句空話,換句話說,你華西列夫斯基手裡有一百多萬兵力,怕什麼?

四月二日,一直停留在庫倫一帶的蘇軍外蒙古方面軍,終於動了,方面軍司令員華西列夫斯基大將,非常謹慎,將部隊分成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就展開四個集團軍六十餘萬兵力,兵分四路,各個集團軍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三十公里,齊頭並進,避免第四十三集團軍在米努辛斯克外圍戰場上的悲劇發生,被唐秋離逮住孤軍突出的機會,咬上一口。

第二梯隊為三個集團軍的兵力,由華西列夫斯基親自坐鎮指揮,居中策應,另外一個集團軍部隊,作為戰役總預備隊,同時擔任方面軍的後衛,三個梯隊相距一天的行軍路程,首尾呼應。

一時間,如同一股洶湧的潮水般,百萬蘇軍傾巢而出,南下塞音山達,漫過外蒙古南部草原,從庫倫往南的所有道路上,都是一眼看不到頭的蘇軍步兵行軍佇列,捲起塵土的長龍般的卡車,轟隆隆駛過的坦克和裝甲車,氣勢甚是驚人,帶著一股沖天的殺氣,滾滾而來,大有大軍壓境之勢!

接到偵察部隊報告的唐秋離,反而鬆了一口氣,如果蘇軍在庫倫始終不動,倒是讓自己琢磨不透斯大林的步子,現在,該來的,終於來了。

唐秋離放下電報,對參謀長趙玉和說道:“玉和,華西列夫斯基終於動了,命令,直屬兵團第一、第二、第三旅,在蘇軍第一梯隊左翼,第四、第五、第六旅,在蘇軍第一梯隊右翼,當蘇軍第一梯隊進至阿拉坦希勒一帶時,同時發起攻擊。”

“作戰目的,分散蘇軍進攻塞音山達的首輪兵力,牽制和遲滯蘇軍的行動速度,告訴六個旅長,切不可進行深入攻擊,與蘇軍部隊主力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陷入重圍!”

“直屬兵團第七、第八旅,在蘇軍第二梯隊左翼、第九、第十旅在蘇軍第二梯隊右翼,當蘇軍第二梯隊進至哈爾文拉格一帶時,同時發起攻擊,戰役目的與和要求,與攻擊蘇軍第一梯隊的部隊相同。”

“命令,劉粹剛的北方飛行集團,從明天上午八時整開始,出動不少於十個戰鬥機團,五個轟炸機團的兵力,對蘇軍三個梯隊的行軍佇列,進行不間斷的空襲和轟炸,何時結束,等待師指揮部的命令!”

“娘子關守備兵團所屬部隊,外蒙古野戰兵團所屬部隊,直屬兵團剩下的部隊,在塞音山達一線,正面阻擊蘇軍,所有的防禦設施,在第一天的戰鬥之中,都要啟用,保證防守部隊發揮最大的火力強度!”

唐秋離的這個命令,頗有深意,在防禦戰之中,第一天就將所有的底牌盡出,不留後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在第一天的攻防戰之中,拿出最大的打擊力度,頓挫蘇軍的銳氣和士氣,而且,首戰必然是華西列夫斯基傾盡全力的一擊,也正是依託堅固的防禦工事,大量消耗蘇軍兵力優勢的最佳時機。

唐秋離不介意在首戰的當天,把幾萬乃至更多的蘇軍士兵,送進地獄,把塞音山達防線,化作蘇軍士兵的絞肉機。

停頓一下,唐秋離的目光,掠過大幅的外蒙古地區軍事地圖,接著說道:“此外,外蒙古野戰兵團騎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旅,在騎兵指揮劉春的指揮下,繞過正面戰場,遠距離迂迴至蘇軍後方,對庫倫發起攻擊,切斷蘇軍的後勤補給線。”

“特別強調,對庫倫的攻擊為佯攻,騎兵四個旅,主要以破壞蘇軍的後勤為主,應當採取靈活作戰的方式,利用騎兵長途奔襲和快速的特點,進行作戰,能將進攻塞音山達的蘇軍,調回去一個集團軍,就是勝利!”

唐秋離採取的戰術,是目前最可行的打法,面對優勢兵力的蘇軍,儘管集結了三個半野戰兵團,自己手裡的兵力,也不過將近七十萬人左右,與蘇軍一百四十餘萬兵力相比,還是處於劣勢,透過在阿拉坦希勒、哈爾文拉格兩點的側翼攻擊,分薄了進攻庫倫的蘇軍兵力,最大限度的減輕正面戰場部隊的壓力。

這好比是面對洶湧而來的滔滔洪水,正面的堤壩,承受的壓力巨大,隨時都有潰堤的危險,那就採取分流洩洪的方式,將洪峰的衝擊力,降到最低,按照唐秋離的設計,最後到達塞音山達一線的蘇軍部隊,應該不超過八十萬人,在塞音山達一線,娘子關守備兵團十個旅,外蒙古邊防軍十二個旅,以及直屬兵團兩個旅兵力的承受範圍之內。

尤其是外蒙古野戰兵團的四個騎兵旅,深入到庫倫一帶,襲擊蘇軍的後勤補給線,攻擊庫倫,更是狠辣,捏到了蘇軍的命門,逼迫華西列夫斯基不得不掉頭應付來自後方的威脅,後勤補給線都被切斷了,前方一百多萬部隊吃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