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總算落到肚子裡,既然最擔心的事情不會發生,其他的,都是小事情,甚至拿桂東北地方實力派幾顆人頭,來消除這件事在唐秋離心裡的影響,也在所不惜,只要唐秋離的兵,不進廣西,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值得。
唐秋離這樣表態,是為了消除李白二人的戒懼,現在,目的達到,還要繼續提醒他們,“德公,鄰葛將軍,不知此事的幕後推手,兩位以為是何人或者是何方勢力,驟然冒出這麼大一股武裝力量,襲擊本人,總不會是湊巧發生的吧?”
李宗仁和白崇禧剛剛放下的心,有提溜起來,感情,這位強勢的唐副委員長,還沒有放過這件事,對於這件事,白崇禧詢問了參戰的桂系軍官後,已經大致有了判斷,再加上與李宗仁這為桂系大佬,老牌政客商量之後,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推斷得七七八八,離真相也不差遠去了。
這回是李宗仁說話了,“唐副委員長,根據我們軍官的報告,這是幾股土匪糾集在一起,認為您的隊伍,是押運鉅額財寶的商隊,才臨時起意,當然,桂東北某些地方政府要員,也參與進去,對此,我與鄰葛高度重視,已經派省府要員前去徹查,凡是涉及到襲擊副委員長事件的人,一律嚴懲不貸,處理的結果,會上報給唐副委員長。”
不愧是桂系的一號大佬,話說得滴水不漏,李宗仁和白崇禧最擔心的,就是爆出日本人策劃參與這件事,給唐秋離以藉口,派兵進入廣西,而且是不可批駁的藉口,刻意迴避了這個事實,門堵得嚴絲合縫,一點兒可乘之機都不留給唐秋離。
雙方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訴求的重點也不同,這談話就沒有理由再進行下去了,而且,李白二人對唐秋離的防範之心極重,得到了唐秋離親口承諾,華北獨立師的部隊,不會進入廣西,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誰知道這個強勢的唐副委員長,在出什麼么蛾子,事實上,李白二人已經拿出告辭的架勢。
唐秋離心裡喟嘆,和這些地方實力派商量大事,還不是一般的難,眼睛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摟在懷裡,生怕別人搶去,自己已經點撥得夠露骨了,這兩位的腦袋還不開竅,更是刻意迴避要害問題,是心胸不夠寬闊,還是習慣使然,非得逼著自己下猛藥不可嗎?
唐秋離的臉色冷下來,語氣也轉為嚴厲,冷冷的說道:“德公、白將軍,二位大禍臨頭,廣西即將不保,還當局者迷嗎?將置廣西民眾於何地?”
(未完待續)
第九百三十九章 好心等於驢肝肺
桂林夜晚的談話,進行的並不順利,唐秋離倒是想開誠佈公,好好提醒一下桂系的兩巨大頭李宗仁和白崇禧,對即將發生的日軍大舉進攻兩廣的事情,提早防範,未雨綢繆,也避免更多的損失,可惜的是,李白二人步步設防,只擔心被唐秋離這個龐然大物,藉機奪了廣西,全然沒有體會到唐秋離的意思,兀自遮遮掩掩。
因此,唐秋離不得不放出狠話,把廣西面臨的處境,直白的告訴兩人,這時也是他不得不這樣說,不給李白二人當頭棒喝,喚不醒他們麻木的心神。
果然,唐秋離這些話一出口,準備告辭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臉色大變,猛地驚愕住了,兩人都是宦海沉浮的老鳥,以廣西一隅之地,對抗蔣委員長多年,而屹立不倒,也是久經風雨之人,自然有自己獨特的一套。
原本不會被唐秋離毫無根據的話震懾住,可這位唐副委員長,不同於別人,從默默無聞到快速崛起,處處透著神秘和不可思議,尤其是在七七事變之前,對抗戰局勢的預測,出奇的準確,當時,李宗仁和白崇禧,都參加了那次重要的軍事會議,記憶猶新,後來,局勢的發展,與此人的預測,如出一轍,他的話,不能不引起兩人的重視。
原本邁出的雙腿,驟然收回,難以置信的看著唐秋離,這話也太匪夷所思,石破天驚了,不由得他們不心驚,唐秋離沉聲說道:“德公、鄰葛將軍,請稍留片刻,聽唐某幾句良言,”李宗仁和白崇禧驚疑不定的互相對視一眼,還是重新坐回沙發上。
唐秋離也不廢話,直接奔主題,說道:“德公,鄰葛將軍,眼下的局勢,想必二位已經瞭解,日本人在北方地區,接連遭受我獨立師重創,丟失華北及平津地區,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而關東軍與蘇聯人互相對峙在外興安嶺一線,難以脫身,因此,我斷定,日本人近期在北方不會有動作。”
唐秋離說的話是事實,眼下的中國抗戰局勢,的確如此,日本人表現得異常安靜,全國上下都鬆了一口氣,李宗仁和白崇禧大不以為然,唐秋離故作驚人之語,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