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正值國難當頭之際,我們內部切不可自相殘殺。”
“老朽的建議是,廣西民風彪悍,各族雜居,李主席主政廣西多年,素有威望,深得廣西各族民眾愛戴,統一行政,政令暢通,也可為唐副委員長即將進行的滇省戰事,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廣西地方軍隊,更可隨唐副委員長出徵,所以,省府遷回南寧,與各方均有力,不知老朽的建議如何?”
李明翰這一打圓場,氣氛緩和下來,白崇禧也平復了激動的情緒,站起身,說道:“唐副委員長,請恕卑職冒昧,實在是關係到桂系的基業,卑職衝動了,請原諒!”說完,深鞠一躬,至少明面上看來,白崇禧是真心道歉。
形勢比人強,白崇禧可以在衝動的情況下,說出武力收復的狂話,可桂系的本錢有多少,白崇禧比李宗仁都清楚,漫說是現在的桂軍,就是全勝時期的桂軍,在獨立師面前,連一個回合都走不上,真要開戰,桂系不被唐秋離連根拔起才怪呢,就是自己與李宗仁能否保住性命,都未必可知。
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唐秋離也瞭解了桂系的態度,再堅持原來的態度,廣西就會成為不安定因素,這是對以後的東南亞作戰,極為不利的,最後,和白崇禧以及李明翰商定,廣西省府可以遷回南寧,履行政務。
但廣西的軍事防務,尤其是桂南這一帶,與廣東一樣,由獨立師部隊承擔,桂軍不插手,按照南方五省軍事協防的有關事項,廣西作為獨立師後方基地,一切均以前線需要為主,當然,唐秋離也不會虧待廣西。
會把一部分軍工企業,安排到南寧落戶,也算是給廣西經濟注入新的活力,若形勢發生變化,獨立師部隊遠離廣西作戰時,這些企業,按照實際價格,由廣西地方政fu收購,這是一個折中方案,雙方各退一步。
唐秋離也是在暗示白崇禧,獨立師部隊,不會永久停留在廣西,戰場轉移的時候,廣西的防務,還是要交給桂軍來承擔的,廣西還是你們的,我唐秋離不會霸著不撒手。
這是白崇禧最大的收穫,基本上完成了李宗仁交代的使命,唐秋離的軍工企業,那在國內是頂尖兒的,桂系不費力氣,就建立了廣西的軍工基礎,李宗仁和白崇禧,撿了個大便宜。
看著白崇禧帶著贈送的武器裝備,千恩萬謝之後,樂顛顛的走了,唐秋離搖搖頭,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否會有意外的變數,耽誤了一上午的時間,該啟程了,還沒等下達出發的命令。
警衛部隊又打來電話,唐秋離聽完電話之後,腦袋有兩個大。
……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老蔣要貴陽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老蔣要貴陽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廣西軍務督辦,桂系第二號巨頭白崇禧一行,唐秋離剛要命令師部剩餘人員,立即出發趕往雲南,與先期達到的參謀長常風會合。
沒想到,麻煩又來了,這回來的,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群,和貴州省府主席徐烈均,已經到達武鳴,求見師長。
唐秋離的腦袋,當時就漲成兩個大,剛剛打發走了白崇禧,好一頓唇槍舌劍,弄得要動刀動槍的地步,張群和徐烈均又找上門兒來,有了白崇禧的先例,不用說,這兩位,是為了貴陽和黔南來的。
考慮一下,還是見一面,徐烈均是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與李宗仁和白崇禧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可張群不一樣,背後戳著蔣委員長,還擔任著軍委會前敵指揮所主任,南京行營秘書長的職務。
雖然這個南京行營,已經形同虛設,誰也沒拿它當回事兒,在名義上,張群還是自己的下屬,徐烈均是南方五省軍事聯防成員,也是自己的下屬,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躲是躲不過,索性再打一場嘴皮子官司。
這一次,唐秋離沒有在指揮部門口迎接張群和徐烈均,都是下屬,自然要擺架子,張群和徐烈均進來,臉上的笑容和謙恭,比白崇禧和李明翰還要多,鞠躬的角度也基本達到了九十度,唐秋離暗自感嘆,求人的活計,真是不容易。
張群先開口,說道:“唐副委員長,自從南京一別,多日不見,唐主任風采如昔,最近,又取得殲滅日軍十餘萬人的輝煌戰績,實為我等楷模,”幾句話,變換了兩個職務稱呼,身為政學系骨幹,有名的政治掮客,張群的說話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第一個稱呼,把唐秋離擺上高位,你就得有大局觀念,不能小肚雞腸,第二個稱呼,是上下級關係,便於說話,淡化了蔣委員長的印記,事情鬧僵時,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