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的火炮,人家鄭勇看不上!
許憲曾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已經出了梅思開嶺東端,那幾十輛英印軍坦克和一個團的步兵身上,在那個位置上,實際上,已經出了第五旅的伏擊圈兒,許憲曾看著著急。
可師長沒有下達攻擊的命令,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英印軍的坦克,一輛輛卡車和一隊隊步兵,目不斜視的往前猛竄,英印軍的兵力是不多,可那是從自己的口子裡冒出去的,知道的,是因為要統一行動,不瞭解情況的,還以為第五旅是窩囊廢呢?連這幫稀鬆平常的傢伙都堵不住!
炮聲一響,那些出了伏擊圈的英印軍坦克和步兵,驚駭的停住腳,許憲曾抄起電話,“第四團嗎?馬上出擊,把冒出去的那一個團的英印軍和坦克,都給我幹掉,我把第三團的炮兵營,加強給你們,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分隊,多帶幾個,對付英國佬的坦克!”
然後,許憲曾要通師指揮部的電話,“師長嗎?我是許憲曾,發生一點兒小意外,有一個團左右的英印軍部隊,還有四十幾輛坦克,超越我的伏擊圈,我已經命令第四團提前出擊,並加強兩個炮兵營,準備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夥英印軍部隊吃掉!”
唐秋離笑了,說道:“許憲曾,你這是先斬後奏啊,部隊已經派出去了,你才來請示,我還能下令調回來嗎?不錯,靈活機動的掌握戰場情況,不等上級的命令,果斷處置,很好!需不需要我命令航空兵配合一下?”…;
許憲曾臉一紅,可不是咋的,自己眼睛光顧著盯上,冒出去的英印軍部隊和坦克,心裡一著急,沒有預先請示師長,就命令一個團的部隊出擊,屬於擅自改變戰役部署,幸虧師長沒有責問自己,而且,還要航空兵來支援。
許憲曾急忙回答道:“師長,您放心,就這點兒英印軍部隊和幾十輛坦克,還不夠我一口吃的呢,不用麻煩航空兵了,一個小時之內,解決戰鬥,不影響伏擊陣地,保證完成師長下達的任務,堵住口子,不放過一個英印軍士兵!”
唐秋離放下電話,參謀長趙玉和彙報到:“師長,各旅旅長都打來電話,我們的炮擊,已經完全打亂了英印軍的部署,到目前為止,在我猛烈炮火的打幾下,英印軍沒有能夠組織起有效的還擊,各旅前沿步兵陣地,均沒有發生戰鬥。”
趙玉和的彙報,說明了一個基本情況,炮擊已經進行了四十餘分鐘,英印軍部隊,完全處在捱打而無法還手的境地,更別提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了,漫天都是呼嘯而來,落到爆炸的炮彈,連對方士兵的影子都沒有看到,怎麼組織反擊?反擊的目標又在那裡?
以少於英印軍的兵力,而預設伏擊陣地,並且,唐秋離的目標是,梅思開嶺伏擊戰,至少要打掉亞歷山大一半兒已上的有生力量,這對於打擊的方式和強度,是個很大的考量,尤其是對炮兵的要求就更高。
所以,獨立師炮兵指揮官鄭勇,拿出的方案是,集中全兵團的所有炮兵,根據火炮的口徑和射程不同,劃分不同的炮擊區域,各炮群只負責自己的區域,炮擊範圍,以公路為中心,兩側延伸五公里,在十公里寬度的範圍內,沒有炮擊死角,讓英印軍計程車兵和坦克,沒地方躲!
沿著梅思開嶺伏擊區域,廣為佈置炮兵觀察哨,隨時將炮擊情況,通報給各炮群指揮長,英印軍士兵想往兩翼的樹林裡躲,那就用炮彈打回去,鄭勇有自己的小九九兒,自己的炮兵打完之後,步兵上去,就是幹打掃戰場的活兒!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伏擊,馬高之戰!(九)
從血手團東北起兵時,就追隨唐秋離左右的鄭勇,剛有炮兵的時候,他就是第一任炮兵大隊長,那時候的家當,少的可憐,迫擊炮是主力,能繳獲關東軍的幾門九二式步兵炮,那就高興的不得了,科班兒出身的鄭勇,對於炮兵在戰場上的威力,深有體會。
而且,他對師長唐秋離的幾句話,一直牢記在心,“能用炮彈解決的戰鬥,就絕不能用槍,能用槍解決的戰鬥,就絕不能讓戰士們去拼刺刀,”因此,鄭勇指揮炮兵作戰的理論就是一條,“不要吝嗇炮彈,以最猛烈的炮火,最大可能的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唐秋離還很清楚的記得,鄭勇拿出這套方案的時候,一臉殺氣騰騰的樣子,現在看來,鄭勇的目的達到了,四十多分鐘內,讓英印軍士兵,無處可躲,始終處在炮火的打擊範圍之內,而且,他還有重量級殺手鐧,沒有出場呢,唐秋離笑著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