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少於十幾個渠道,已經將帝**隊取得澳洲戰爭全面勝利的訊息,報告給了自己,但裕仁天皇,還是想親眼看看,立下卓越功勳的伊藤嚴三郎大將,親自發來的報捷電報!
伊藤大將的電報來了,但內容簡單得讓所有人都吃驚,不過,裕仁天皇顯然更為欣賞,隨後,會議的核心議題,就圍繞著帝國西南太平洋派遣軍,下一步行動的具體方向上展開了。
顯然,攻澳軍在澳洲戰場上的輕微損失,給了裕仁極大的自信心,同時,也給參加會議的日本軍政大員們,足夠的勇氣和野心,就連此前,竭力反對進攻美國本土的米內光一大將和載仁親王兩個人,這次也不再持反對意見。
會議在一邊倒的情況下,透過了決定,今後帝國的戰略方向有兩個,主要方向是與德國人聯手,陸軍在美國西海岸大陸,次要方向是在西南太平洋諸島嶼佔領區,採取守勢,針對的目標是支那魔鬼唐秋離的部隊。
澳洲戰爭,日本人以微小的代價獲勝,啟動了他們的野心,那雙兇光四射的狼眼,終於東顧,盯上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堅!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八百四十八章 攻美指揮官的人選之爭
日本下一步的戰略重點一經確定,那可是國家的頭號兒大事兒,跟大洋彼岸那個家底兒雄厚,積蘊頗深的國家正面硬撼,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有實力。
日本人的實力,就來自於剛剛到手的澳洲,澳洲盟軍丟棄的最新式武器裝備,自然是便宜了帝國皇軍,日本軍界從上到下喜不自勝,而經過英國人經營二百餘年的澳洲,基本上沒被戰火摧毀的完整的工業體系,立馬就能為帝**隊提供強有力的後勤支援,強骨填肉,日本人撿到寶了!
總的戰略方向確定下來之後,就是相關的細節問題,散會之後,裕仁天皇又留下了大本營的幾個重量級大佬,商量此事,山本大將的陸海軍航空隊,對美國西海岸的不間斷空襲,與確定下來的,陸軍大舉進攻美國本土的計劃相比,無疑是小打小鬧兒!
事關到大日本帝國的前途命運,從裕仁天皇到幾位大臣,都不敢稍有輕慢之心,連著熬了幾天,各方面的細節問題都考慮周全了,最後決定,帝國陸軍進攻美國本土的時間,定為今年的十一月底,半年多的準備時間,雖然有些倉促,但不能再往後拖了。
一方面是日本決策高層,都對進攻美國本土急不可耐,另外一方面,來自潛伏在美國本土的特工們發來的情報表明,美國國會現在已經透過了戰時動員法案,總統羅斯福大權獨攬。進行舉國戰爭總動員。
整個美國的方方面面,都轉入了戰時軌道,這個國家的戰爭機器。已經運轉起來,如果再給美國人太長的準備時間,日本人不敢保證,自己是否還有信心,打美國人主意的勇氣?
具體的對美戰爭準備方面,以帝國西南太平洋派遣軍為主力,一百二十多萬兵力。一分為二,以七十萬兵力作為進攻美國的主攻部隊,從六月初開始。陸續離開澳洲,進駐到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萊恩群島等地,做進攻前的準備。
會合原來就駐紮在夏威夷群島及其周邊島嶼上的帝**隊,則進攻美國本土的帝國陸軍。就有九十餘萬人左右的強大兵力。這些陸軍部隊,全部編入帝國北美作戰司令部的作戰序列之中!
剩下的五十餘萬兵力,以二十萬人的兵力,回防蘇門答臘島,以二十萬人的兵力,回防加里曼丹島,以應對來自中南半島上,二百餘萬獨立師部隊的威脅。如此,在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上的帝**隊。兵力各自達到了三十五萬人左右,足有應付突發事件,最後的十幾萬兵力,留駐在澳洲。
日本人在西南太平洋諸島嶼上的兵力部署調整,是典型的重兵前置,採取完全的守勢,原則是,面對獨立師部隊的挑釁,採取隱忍的策略,哪怕是支那人指著鼻子罵,口水噴到臉上,自己個兒擦乾就是,只要是支那人不打上門兒來,就決不允許還手。
原本,裕仁天皇和大本營的高階將領們,還很擔心,帝國陸軍進攻美國本土之後,駐紮在中南半島上的二百餘萬獨立師部隊,會趁機在背後插刀子,不過,獨立師艦隊在澳洲的表現,給他們吃了個定心丸兒,種種跡象表明,那個支那魔鬼唐秋離,無意插手澳洲戰爭。
準確的說,支那魔鬼唐秋離,不想幫盟軍出手,否則,帝國進行的澳洲戰爭,勝負絕對難料,更深一層考慮,唐秋離雖然在中南半島陳兵二百餘萬人,但是,如果分散在西南太平洋的各個島嶼上,則是每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