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請看下集:痛失臂膀。�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無力迴天(1)
公元263年劉禪君臣的不戰而降,是蜀漢史上最後一個不解之謎。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有職無權的光祿大夫譙周。譙周為什麼要極力主張投降曹魏?劉禪又為什麼要聽他的?蜀漢朝野,為什麼只有少數人主張抵抗,多數人並無鬥志?在蜀漢迅速滅亡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呢?
這一集我們講蜀漢之亡。�
蜀漢,是三國當中最先滅亡的,這讓許多歷史學家感到困惑。第一,史家一般認為,和曹魏、孫吳相比,蜀漢要算是治理得最好的,怎麼反倒先亡呢?第二,蜀地有“重險之固”(《三國志·鄧芝傳》載鄧芝語),打不了別人,難道還守不住?第三,從曹魏出兵,到劉禪投降,其間只有兩個月,蜀漢之亡為什麼如此之快?這實在讓人大惑不解。�
不過困惑歸困惑,思考歸思考。得出的結論,一般也有四條,即劉禪昏庸、黃皓弄權、陳祗(音支)亂政、譙周誤國。這也是有根據的。我們知道,魏軍從洛陽出發,是在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此年上半年為蜀漢景耀六年,下半年為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