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2 / 4)

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今天看到各位在營運中心工作的年輕人,我想起了自己當年的這段經歷。其實,這個工作是很有前途的,因為在30年後能夠像我一樣當主席。”

臺下的聽眾們發出會心一笑。

接受內地媒體《中國企業家》採訪之時,潘燊昌不改幽默的風格,當年ING收購臺灣安泰前,他打算“五年內打下大陸市場”,再反攻美國,“教美國人怎麼賣壽險”。

如果太平洋保險再造好,“改變文化可以影響整個行業,我更希望設立良好的從業標準”。

若能標新立異、影響世界,“我的生涯就無憾了”。

入鄉隨俗。

潘燊昌亦很快適應太保之“穩健”文化,不再過多製造當年在安泰之時妖豔的服飾,誇張的表演,以及滿場尖叫的熱烈氣氛。

經營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為來自外方的David Wolf,中文名字郎大偉。郎大偉在太保的工作時間並不長,2007年下半年便離開了太保壽險,但是卻被公認為“勞模”。

圖12…1 太保壽險合資之後的組織架構

上層建築只是一面。

2006年10月,太保內部還舉辦了太保分業以來首次中層幹部海選,為3家分公司重慶、湖南、貴州挑選總經理。“海選”這條綠色通道,將過去10多年沉澱的金字塔式的晉升程式,輕輕推倒。

訊息傳開之後,共有47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報名成為“吃螃蟹的人”。經過初期篩選,47人淘汰一半以上,剩下20人挺進上海的擂臺,10月13和14日進行最後的對決。

初試階段,20人先後接受了3個評委小組的嚴格面試和評審。每個人15分鐘演講,內容包括自我介紹,競聘方向和工作設想。

根據全體評委的測評和無計名投票,根據得分高低,前六名闖關進入最後的決賽。複試階段,太保壽險的核心高管傾巢而動,金文洪、潘燊昌、郎大偉等大佬悉數到場,進行最後的挑選。

巧合的是,6人之中,一分為二,三人為分公司副總,三人為中支公司總經理,其中就包括原湖北荊州中心支公司總經理陽新雲,這個自信的湖北人,給現場的老闆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郎大偉問:分支公司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陽新雲答:業務規模,尤其是核心業務規模小,產生費用不足以養活自己。

陳良:如果不能夠做一把手,當個副職如何?

陽新雲頗有自信地婉拒:我是一個優秀的一把手,是一個不合格的二把手。

韓德:業務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陽新雲答:隊伍專業化程度不夠。

潘燊昌問:平常看什麼書?

陽新雲答:潘主席的書都看過,主要看管理類的書籍。

不過,複試結束之後,結果並沒有當場宣佈。

6位候選人,特別是3位級別稍低的中支公司總經理帶著滿腹的懷疑,乘車前往機場。路上,3人心情複雜,雖然奮力一搏,但是相對於3位副總,還是底氣不足。

然而,最後的榜單大出預料。3位中支的負責人,陽新雲、原長沙分公司副總經理程宜、原洛陽中心支公司總經理徐豐收等三人全部勝出,實現由“校”而“將”的晉升。

獲悉自己中了狀元之後,陽新雲僅用了八個字“珍惜信賴,不負所托”表達決心。海選之後,陽新雲們就馬不停蹄地赴重慶等三地就任了。履新一年,陽交上了一份有亮點的成績單。2007年,太保重慶實現總保費收入9。3億元,同比增長53%,完成任務140%,標準保費6。45億元,同比增加90%。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1月,太保壽險共調整了23位中層幹部的職務,這還不包括從外方引入的管理人士以及從壽險調往集團的幹部。

分析這份名單,包括四川、北京、湖北、江蘇、河北、山東、廣東等在內約13地“封疆大吏”被調換。

“新管理層的用人之道更為民主和開明。”

不僅如此,對於少數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的分支機構,太保壽險痛下狠手,整個公司的幹部都先“歸零”,再重新競聘上崗,進行調整。

除了人事調整之外,2006年太保壽險還對考核機制進行了合理的改革。而體制和機制的變革成為太保壽險重組後最重要的功課。

【註釋】

(1)孫銘:《老布什寫信助推廣發銀行競購 以個人名義力薦花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