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中再的業務家底。
盤點人事家底,戴鳳舉旗下,原人保再保部有所謂“108將”,只有當時的兩位副手劉恩正和姚和真可以考查。前者,1992年12月至1996年2月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部總經理;後任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常務董事、副總經理;1999年3月任中國再保險公司總稽核(副總經理級),現已退休。後者,曾任中再副總經理、股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後來任註冊資本8億的中再人壽董事長,卻因為漢唐證券的違規投資事件而辭去職務。
1999年3月,中再獨立門戶,成為國務院直屬的專業再保險公司。
彼時,中國再相當樂觀。2000年4月,中再的掌門人戴鳳舉底氣十足地說:“按淨保費規模計算(3),中再目前已位居世界同行前20強之列,這裡,我們可以向諸位大膽地承諾:請不要擔心我們的償付能力。”
誠然,一手握法定分保的劍,一手拿商業再保的餅,戴鳳舉似乎有理由獨享一份怡然自信。
不過由於市場的變化太快,戴鳳舉似乎過於樂觀。此時,中再的商業險收入僅佔法定險的零頭;於行業內部,法定分保遭遇中國式的執行難,除去航空航天、核電站等特殊險外,1997年我國大陸市場非法定分保費1。1億美元,其中分給國內公司不足500萬美元;1998年非法定分保費7200萬美元,分給國內公司不足250萬美元。
同時,法定分保取消的程序比預期快。
1999年4月,於全國再保險公司工作會議上,保監會副主席馮曉增稱:“為了促進競爭,保監會正在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研究,一是法定再保險職能的執行主體。現在這一執行主體是唯一的,即中國再保險公司。未來保險市場中,有無必要或可能打破這一壟斷局面,增加法定分保再保險業務的執行主體,引入法定再保險競爭機制?”“二是法定分保條件。(4)今後在競爭的市場中,還有無必要制定法定分保條件?”
或許連保監會也沒預料到,中國再保險市場的開放會“被迫”來得更快、更猛烈。2001年9月12日,中國加入WTO的申請獲得透過。中再獨享法定分保蛋糕的“特權”失去了存在的基礎,2002年透過的《保險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