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銀保成為調控的重災區。

而真正讓人不安的是個人渠道保費增速的下降跡象。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人壽個人渠道保費增速從2008年前8個月的21%下降到前10個月的14%,申銀萬國據此分析認為,這表明中國人壽9月到10月個險渠道出現了負增長。同時,對經濟下行的擔憂可能會導致居民購買保險尤其長期繳費產品的意願和能力下降。

AIG危機

大洋彼岸,沒有格林伯格的日子,國際保險巨擘AIG於2008年經歷一次生死考驗。旗下子公司製造的一劑超級毒藥,幾乎動搖了這家老店的根基。

AIG旗下有四大業務板塊,包括財險(通用保險)、壽險與退休金業務、金融服務和資產管理。

此番暴露財務壞賬黑洞的,恰恰來自收入最少的金融服務板塊。金融服務板塊中,主要的子公司有AIGFP、ILFC、AGF和AIGCFG。

本次闖禍的就是AIGFP。AIGFP為“AIG Financial Products Corp。”的縮寫。

AIGFP大量出售了一款名為超高階信用違約掉期(Super Senior Credit Default Ss,CDS)的產品,該產品為CDO(抵押貸款債券)提供信用違約掉期合約。不良的CDO為誘發次按危機的衍生金融產品之一。

這個產品約定,只要購買了AIGFP的CDS之後,AIG就承諾當承保的證券出現違約時,向買家進行賠償。換句話說,如果有違約,AIG賠錢;反之則是反是。

不僅如此,許多CDS合約還規定,如果所承保證券的風險上升,AIG還需要向買家提供現金或國債等抵押品。這後來成為引爆AIG危機的導火索。

過去數年,AIG積極發展這些業務,不僅因為這項創新業務收入頗豐,而且AIG自認為其所保險的許多證券違約風險都不高。全球流動性氾濫的泡沫之下,所有的風險都掩藏起來。

事實最終證明,這是一個超級誤判,CDS其實是不折不扣的超級毒藥,雖然外穿一件薄薄的糖衣。

其實,全美2000餘家保險公司中,多數都不會提供CDS產品,就是因為風險太不確定,不符合保險公司穩健經營的一般原則。不過,AIG卻逆勢而行,不僅涉足CDS,而且為CDS、CDOs這類交易設定了相應的投資機構。

這種做法看起來很奇怪。

但是,如果回顧AIG的發展經歷,卻可以發現這符合AIG的邏輯,也和AIG過去近百年的冒險歷程分不開。

AIG不是起源於現代保險相對發達的英倫三島、歐洲大陸或者是北美市場,而是發家於兵荒馬亂的遠東——1919年,轉道上海淘金的“窮小子”史帶創立AIG的前身。

從成立之日起,AIG就不是一家墨守成規的公司,它總是在不斷的冒險中,尋找超高的收益,例如在政治風險極高的國家或者地區拓展自己的保險業務,做別人不敢做的產品等。

AIG的產品創新能力曾讓同行們欣羨不已,20世紀60年代,在人們普遍認為保險行業不要指望有什麼創新時,在格林伯格領導下,AIG的新險種業務不斷——因特網身份被竊險、劫機險、海上油田保險,以及領先同行推出駭客保險業務等。

從1997年開始,AIG開始推銷一種所謂的“非傳統”保險產品,它具有“損益表濾波器”作用,可以幫助公司把一次性的損失分攤到未來幾年中。正是這個險種以及類似的方式使AIG捲入了財務醜聞之中。

連結:AIG巧手財務包裝醜聞

1998年第四季度,手機銷售商Brightpoint公司宣佈公司所有費用將控制在1800萬美元內。當發現虧損將達到2900萬美元時,首席財務官John Delaney和當時的風險管理主管Timothy Harcharik,向AIG旗下一個專門負責處理企業虧損的部門——匹茲堡國民聯合火災險公司求助。

該公司提供了一種Brightpoint公司所急需的可回溯保單。Brightpoint公司可以在三年時間裡,按月向國民聯合火災險公司支付保費,總額為1500萬美元。而AIG火災險則透過保險索賠的形式一次性返還給Brightpoint公司1190萬美元。這筆資金入賬後,Brightpoint公司的年度虧損正好可以控制在先前宣佈的1800萬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