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獲准開業的批文,19日拿到營業執照,註冊地為吉林省吉林市,總部位於北京。都邦成為2004年批准籌建的18家新公司中,第8家籌建成功並正式開業的財產保險公司。此後都邦迅速拉開全國佈局,成為新公司中的一匹黑馬。
都邦邀請了平安舊將戰鷹出任新公司的總裁,而董事長王麗影為吉林省連續3屆人大代表,于吉林當地人脈深厚。
開業之初,戰鷹接受採訪之時,曾經如是評價自己的女老闆:“是董事長王麗影,這位傑出的女性,她強烈的事業心,對保險事業的追求和真誠之心感動了我。”
不僅如此,戰鷹認為都邦不會重蹈新公司資本方與管理層不和諧,管理層“猝死”的覆轍。戰鷹告訴媒體,“除了董事長王麗影外,還有其他幾位股東都是有著一樣的開明心態。他們提出股東們五年不分紅,不求短期回報,而追求和支援都邦的長遠發展”。
這只是暫時的平靜。
2007年3月,中國平安A股IPO使得大批持有合股基金的員工一夜暴富,雖然這只是紙面富貴。員工持股成為新寵,一大批新成立的民營保險公司更是趨之若鶩。顯然,“幹得好,不如買得早”,買保險公司的原始股乃是一條天上掉餡餅的致富捷徑。
資料顯示,截至2006年末,平安保險共有近兩萬名員工透過新豪時、景傲實業和江南實業三家平安股東公司持有平安股權,而這部分當初僅以不足兩元的價格買入的股票,以平安2007年的上市發行價33。8元折算,賬面收益高達每股近32元,10年間增值了近17倍。
都邦保險亦借鑑此方式。
2006年8月7日發起人股東將註冊資本金從3億元增加到5億元之後,員工集資便被管理層提上了日程。
2007年3月18日廈門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股東們同意了員工持有公司股份的提議;並在4月22日北京的另一場股東大會上,透過了作為管理團隊以每股1元、認購1億元額度的增資方案與針對新股東和員工的增資方案。具體為,認購價格每股1。15元、額度7億~9億元,但後者具有優先認購權。
員工和新資本的熱情超越預期。
都邦在遞交中國保監會的《關於公司員工投資權益情況的報告》中表示,“絕大多數機構的實際認購額度均超出了事先約定的上限,同時股東單位代表員工意願也積極參與認購,匯總後三次共彙集資金7。2億元”。
幾乎與此同時,5家旨在代入股員工行使權益的有限公司在2007年7月5日至9月14日間相繼成立,分別為吉林恆正、吉林金鷹、吉林博智、北京中豪群與北京財富眾合,註冊資本金分別為1億元、1。725億元、1。955億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