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3 / 4)

小說:霸宋西門慶 作者:曾氏六合網

慶再次搬出轉世天星的牌子:“在下只不過奉天意為之,為天地間增添新氣象而已,非我之功啊!”

闞悅卻問道:“既無意登基做主,西門公為何在與我明教起兵的檄文中,最後一句要說——‘壯我華夏,明主高張’呢?”

這句話,曾在明教高層會議時引發爭論。有人說,這是西門慶自居明主;有人說,可以利用這句話,說明教才是華夏之主,以此居西門慶之上;但馬上有人反對說,這是西門慶的文字圈套,若明教坦然受之——須知這篇檄文是西門慶寫的,將來他口風一轉,花言巧語把明教繞進去怎麼辦?……

爭到後來,西門慶又丟擲了《告天下萬民書》,明教眾人更摸不透檄文中那“明主”兩個字的意思了。

難得相見,正好直言詰之,因此闞悅才有此一問。

西門慶聞言笑道:“眾位且聽我道來!”這正是:

殺戮並非皆邪惡,明主原來有隱情。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章 玉帛干戈

面對“明主”之問,西門慶向方臘眾人道:“明教本自波斯來,初名摩尼教,於唐武后延載元年傳入中土後,以人民為本,一人有事,眾人相援,動輒與貪婪剝削的官府相抗,因此會昌三年時,朝廷下令誅明教徒,從此歷代都受官府摧殘。”

想起前塵往事,方臘等明教弟子均默然點頭。

西門慶又道:“梁山替天行道,與明教宗旨殊途而同歸,皆是以民為主。但今日朝廷**,禁錮文字,只喜**,視民如草芥,弄得作書人積習難改,落筆時為防止文字變成星星,只好以諧音代替之——明主者,其實是以民為主之諧音也!”

方臘眾人恍然點頭:“原來明主是以民為主。”

西門慶亦點頭道:“正是。若不以民為主而自詡明主者,只不過一家一姓**一派之**罷了!**者,終有頭懸太白,死無葬身之地的一天!”

方臘聞**之言,又不免質問道:“既要**頭懸太白,為何西門公取東京城後,猶善待腐宋二**?”

西門慶攤手道:“沒有辦法。宋君投降之前,我答應了免除徽、欽二帝所有的罪過,說過的話可不能不算。”

眾人啞然。西門慶卻又意味深長地道:“不過——雖然我答應了,但方兄你卻沒有。”

方臘聽了一驚:“西門公的意思是……?”

西門慶便大笑著在桌案上鋪開一卷文書:“方兄請看。”

方臘上前一看,先自吃一驚:“……這……這是何意?”

闞悅得方臘示意,湊上前來一看,也是大吃一驚:問道:“卻不知何為‘租界’?”

原來在這一紙文書中,西門慶把東京開封府整座城池劃為了“租界”,租給了方臘。縱然方臘是一教之主,見多識廣,闞悅飽學之士,文采斐然,但面對新名詞,他們還是莫明其妙。

西門慶淡淡地道:“宋君投降前,在下與之締約,答應五日內退出東京,可是——我並沒有答應把這座城池還給他趙家啊!這座城是我們梁山流血流汗拼下來的,給趙宋不可,索性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租給明教弟兄吧!”

方臘這時腦筋已經不夠用了:“這‘租’字何解?”

西門慶道:“今日之勢——長江以南,方兄統之;長江以北,梁山統之。為表你我兩家親善之意,梁山願把東京開封府租賃給明教,方兄可以在這座城中自行委派治理官員設立大使館,全面負責與梁山外交一切事宜,並擁有駐兵、招商收稅、處置罪犯等各項權利——那時方兄若想清理腐宋**,也可名正言順地下手了。”

方臘與闞悅聽著,一時間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

其實,方臘並沒有與西門慶爭天下之心。

南北相爭,南方天然不利,從來只有吃麵條的北方人定天下,從來沒有吃米飯的南方人坐江山的先例。方臘通讀史書,這點眼光還是有的,他沒那個心思去破例。

再次方臘是一個虔誠的明教弟子,他雖然起兵反宋,但想要的也不過是一個朝廷官府不去欺壓良民,官吏豪富不敢橫行不法的大環境,到那時,明教必能真正興旺。西門慶號稱轉世天星,如果他能創造這麼一個太平盛世出來,方臘是樂見、樂享其成的。

方臘雖然看得開,但他明教中吃教的人也不少,全據江南之後,這些欲圖更大富貴之輩便慫恿著教主搶在西門慶頭裡稱帝,以圖水漲船高——還好,方臘不為所動。

起義至今,方臘只以“聖公”二字為號召——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