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1 / 4)

小說:霸宋西門慶 作者:曾氏六合網

進得府州,西門慶親自踏看交戰地形後,笑道:“我只擔心來遲一步,救援不力,沒想到折家將果然英勇,以少勝多,硬是把西賊打了個落花流水,大潰而走,端的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折可求赩然道:“元帥謬讚了!昨日之勝,實出偶然,也不知那西夏統領李景思發了甚麼瘋,竟然輕身犯險,自陷絕地,才讓小將們撿了個便宜。若其人穩紮穩打,縱然小挫,亦絕無敗跡,府州得失,尤不可測也!”

袁遠也道:“雖然射倒了賊酋,敵軍混亂,但若是沒有元帥發來的五千先行人馬助陣,也無法擴大戰果。西夏軍皆久經戰陣的驍悍之輩,若被他們穩住了陣腳,重新選出指揮,收拾整頓起來,必然又是一場苦鬥!”

西門慶笑向折可求、袁遠道:“昨日一戰,西夏東路軍已經跡近於全軍覆沒,如今進退之機,操於我手。兩位是本地人氏,久與賊戰,深明敵情,可有後續之策教我?”

折可求便道:“元帥預定之策,可是乘勝直取敵都,牽引敵勢?”

西門慶點頭道:“正是!”

折可求問道:“元帥可知西夏之土,與中原大大不同?”

西門慶愕然道:“這個卻不曾聽說。”他前生旅遊,走慣了公路鐵路航空,根本沒想到地域的不同。

折可求便解釋道:“從此處出長城西征,所經之地,皆為沙漠,車馬難行,縱有輕騎,不得展其駿足,更兼缺水,人困馬渴,多有死者,此一難也;更兼沙漠中還有不測之風暴,當之大軍立盡,此二難也;三來沙地中多範河,若遇之,軍馬皆沒,此三難也。”

西門慶聽了,臉上變色,問道:“何為範河?”

折可求道:“範河又名活沙,人踏在上面,百步皆動,晃晃蕩蕩就象走在帳篷上。腳下踩著的土地雖然是堅硬的,但一旦它向下陷落,人馬駱駝車輛瞬間就會沉沒,即使有成百上千人,也不會有一個倖存者——昔年大宋曾五路伐夏,卻兵敗而回,非人力,皆失於地利也!元帥今日西征,還請深思之!”

西門慶聽著,雖值隆冬,亦不由得汗流浹背,當下向折可求長揖拜倒:“若不是折兄一言,幾乎殺了三軍性命——折兄在上,且受我西門慶一拜!”這正是:

只嘆世情坎坷處,不如人心反覆間。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二章 乾順的逆襲

聽了折可求的一番話後,西門慶終於意識到,自己在梁山軍中引入的參謀本部制度,要想真正見到成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個制度,一項改革,並不只是成立個部門,領導講幾句豪言壯語、然後大家喊幾句口號就能一帆風順地貫徹落實的,那需要無數人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蘊積出一點成果出來,而要讓這點兒成果形成傳統,更是要耗費幾代人的心血。

在此期間,犯錯是難免的,但是不能犯那種致命的錯誤。

想到這裡,西門慶苦笑了,這一回犯的就是致命的錯誤——自從梁山一路克敵制勝掃平了腐宋,全軍上下就沉浸在了一種輕剽跋扈的自傲氛圍裡,雖然自己強令之下把這種驕傲自滿的情緒壓制到了最低狀態,但這種心態並沒有消失,反而在眾人的心靈深處隱藏著發酵——老實說,西門慶自己都有些目無餘子的飄飄然,還用說別人嗎?

在這種心態下,西門慶提出西征,大家就西征,而且行軍的方案一如既往是根據平原、草原這類打熟了的地形來制訂的,完全忽略了沙漠的實際存在!

別人疏忽了也就算了——畢竟宋朝時交通基本靠走,除了雲遊的和尚,沒人願意到西夏那邊的窮鄉僻壤去晃盪,地形不熟也情有可原——但西門慶身為穿越而來的“轉世天星”,他實在不應該犯這種低階錯誤的!

西門慶知道自己自滿輕敵了——萬幸的是,他不用等碰得頭破血流時才翻然悔悟,現在就可以把握住懸崖勒馬改正的機會。

在接下來的軍議上,西門慶大罵了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一番,然後全軍深刻檢討,重新制訂靠譜的作戰計劃——梁山明教徵西聯軍暫時在麟府路屯紮了下來。

西門慶不去找西夏麻煩,西夏卻直接找上門來了。

這一回西夏趁火打劫掠地,兵分三路——晉王察哥率領西路軍,攻熙河、涇原、秦鳳,斬宋大將劉法,大勝;南路軍由七歲的太子李仁愛統帥,宗室俊材李仁忠、李仁禮輔佐,取永興軍路環慶、鄜延,困宋將种師道於慶州;東路軍由李景思指揮,先攻麟府路,掃平折家將後,趁勢直取河東首府太原城。若城堅不可下,也不必戀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