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傳》的記載是劉長恭“僅以身免”(似乎是被全殲了)。
雖然記載略有差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李密大獲全勝,聲威震動天下(原先只是在河南小有名氣)。
經過此役(史稱石子河之戰),李密地位在集團內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於是,群雄正式擁立李密為領袖,稱魏公(讓於是推密為王,上密號為魏公)。公元617年二月十九日,李密設祭壇,即位,建元年,大赦天下(當然,隋朝監獄裡的囚犯管不到)。
此時的李密,一來軍威大盛,二來應了真龍天子之讖言,三來有洛口倉的豐厚糧草,天下英雄自然趨之若鶩。其徒眾積蓄到後來竟達幾十萬之多(道路降者不絕如流,眾至數十萬)。
於是,李密讓護軍田茂廣在附近建造了一座方圓四十里的洛口城,並以此為跳板,將東面的大部分河南郡縣都握入手中(乃命其護軍田茂廣築洛口城,方四十里而居之,密遣房彥藻將兵東略地,取安陸、汝南、淮安、濟陽,河南郡縣多陷於密)。
魏公,這是曹操曾經的尊號。如今,李密也許想要效當年魏武之壯舉,依靠滾滾鐵蹄,創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吧。
至於翟讓,李密當然沒有忘記。這位昔日的瓦崗土匪頭子如今也雞犬飛昇,不光官拜上柱國、司徒、東郡公,而且擁有一班相對獨立的幕僚人馬(原瓦崗系)。就好像是在李密這個母公司下面又開了一個全資子公司。
5、收納英豪
上文提到,洛陽進攻李密的軍隊分為兩路。一路為劉長恭率領的主力,一路為裴仁基率領的偏師。在主力劉長恭被殲滅後,作為偏師的裴仁基命運如何呢?
裴仁基,字德本,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此人為將門之後,少年便驍勇異常,弓馬嫻熟,曾擔任過隋文帝的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