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人性,提倡人文主義,開展科學、民主與自由的啟蒙;對外,為了尋找財富,開闢新的市場,一批勇者強者正在進行著激盪人心的地理大發現探險活動。於西方而言,那是一個充滿了青春活力與蓬勃朝氣的社會,是一個意氣風發、昂揚向上的偉大時期。
而我們卻陶醉在迷人的“小國寡民”的田園風光中不能自拔,人民被狹窄的田畝與地盤所束縛,國家畫地為牢自我封閉,一大批文化、知識精英正在“六經注我”的八股科舉中虛擲青春空耗才華,全國上下構成了一個沒有隱私、沒有人格、沒有尊嚴、沒有自由的龐大“集中營”。
一方是昂揚奮發突飛猛進,一方是萎靡不振故步自封,兩相比較,優劣自現。時間一長,差距就大了,西方的發達與中國的落後勢不可免。而落後就要捱打,歷史,就這樣看似偶然卻不可避免地註定了中華民族的多災多難。
中國的積貧積弱與落後捱打,這筆“陳年老賬”固然不能算在朱元璋一人頭上,但明朝是中國歷史的一大轉折,他那與生俱來的農民意識,他的嗜殺成性、專制集權、短視自足、狹隘變態具有不可估量的潛在作用與深刻影響,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也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txt小說上傳分享
舉足輕重的歷史砝碼(1)
一
吳三桂雖然是一個人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但如果將他放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比較,顯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