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我還付不清賬單、買不起桌子上的食物呢。我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地工作,都還擺不平那些賬單,現在你竟然還要我買海濱別墅、買遊艇。好了,我現在告訴你我買不起。我不如裡奇父母那麼有錢,我只能勉強供你吃穿。如果你想過裡奇那樣的生活,就搬去和他們一起住好了。”
夜深了,媽媽來到我的房間,輕輕關上了房門。她的手裡,拿著一摞信封。她坐到我的床邊說:“你爸爸的經濟壓力很大。”
我躺在黑暗的房間裡,仰望著母親,心中波濤洶湧。當時只有9歲的我,無比悲哀、震驚、氣憤和失望。我並不是故意要讓爸爸心煩,我也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十分拮据,我只是想跟家人一起分享一些快樂和美好的生活—— 一種金錢能夠買到的生活,一種我們渴望已久的生活。
媽媽讓我翻看賬單,很多賬單上都有紅色的數字。“我們的銀行賬戶已經透支了,可還有這麼多賬單要付,其中有些賬單已經超期兩個月了。”
“媽媽,我知道了。”我說,“我不想煩爸爸,我只是想給你們講一些有趣的、快樂的事,我只想和家人一起分享有錢人的生活。”
媽媽輕輕用手撫摸著我的前額,將我的頭髮慢慢向後梳理:“我知道你是好心,我也知道這件事使家裡人最近的心情不太好,但我們現在確實經濟緊張,我們不是富人而且可能永遠也做不了富人。”
“為什麼呢?”我問,希望得到一些解釋。
“我們的賬單太多了,你爸爸掙不到那麼多錢,另外,你奶奶也來信問我們能不能寄些錢幫襯一下他們。你爸爸今天剛收到她的信,他很擔心,你奶奶家的日子也過得很緊張。我們買不起裡奇父母買的那些東西。”
“可是為什麼呢?”我問。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媽媽說,“我只知道我們買不起,我們不是他們那樣的有錢人。現在閉上眼睛睡覺吧,明天一早你還得去上學。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人生成功,你就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你也許就能像裡奇的父母一樣富有了。”
給孩子力量——在給他金錢之前(2)
“可爸爸就受過良好的教育,你也是。”我反駁道,“可我們為什麼不富有?為什麼我們只有這麼一大堆賬單,我真的不明白。”
“別擔心,兒子,別擔心錢。我和你爸爸會處理好的。你明早還要上學,好好睡吧。”
20世紀50年代末,我爸爸不得不放棄他在夏威夷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計劃,因為他有太多的賬單要付。他原計劃待在學校裡再拿一個教育學博士學位,可他有妻子和4個兒女要養活,賬單總是堆得老高。接著媽媽病了,我和兩個妹妹也病了,弟弟從高處摔了下來需要住院治療。唯一不用住院治療的人就只剩下爸爸了。於是他放棄了自己的學業,舉家遷到了另一個島上,並擔任了夏威夷教育廳廳長助理,從此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後來,他接任了廳長一職並搬回了火奴魯魯{1}。
這就是我們家有那麼多賬單的原因。我們要花很多年來付清一批賬單,可剛付清一批賬單,就會發現又欠了別的什麼錢,這又重新把我們拉回了債務堆裡。
當9歲的我遇到裡奇這樣的同學以後,才知道我的家庭和許多同學的家庭有很大的區別。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我講過因為我家住在幾乎都是富人的街道這一側,所以我意外地進入了富人家的孩子上的小學,而不是中下階層家庭的孩子上的小學。一方面家裡的債務堆積如山,一方面又結交著富家子弟,這對只有9歲的我來說,無疑是人生道路上的轉折點。
要掙錢一定先花錢嗎
我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不是要用錢才能掙到錢嗎?”
“不是的。”我回答,“金錢來自你的觀念,因為金錢本身就是一種觀念。”
我常被問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假如我沒錢投資,該怎麼辦?我的賬單還沒付清呢,怎麼去投資?”
我的回答是:“我建議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別再說‘我買不起’這樣的話。”
我知道很多人不滿意我這個答案,因為人們都在尋找能夠快速掙到錢的答案,這樣他們就能投資,就能過上好日子了。而我希望他們瞭解的是,他們具備那種能力和力量來獲得他們想要的金錢——如果他們真的想有錢的話。但這種力量在金錢本身當中找不到,也無法從外界獲得,它只存在於每個人的觀念當中,與錢無關。好在獲得這種力量不需要花錢,只需要主動改變一些觀念。改變觀念,你就能獲得控制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