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害羞心理學 作者:大熱

,呃……!”這種常見的經歷至少使那些不害羞的人開始體會到害羞的人所經歷的痛苦。

儘管害羞會產生消極的後果,它是可以克服的。首先,我們應該瞭解什麼是害羞,然後制訂計劃來克服它。

什麼是害羞

害羞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研究越細緻,我們就會發現它的種類越多。所以我們只得更多地瞭解什麼是害羞,然後再開始考慮怎樣克服它。牛津詞典上記載,歷史上最早使用“害羞”這個詞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一首詩,該詩寫於公元1000年左右,在這首詩中該詞的意思是“很容易害怕”。我們說一個人很“害羞”就是指他“因為膽小、謹慎或是不信任而難以接近”。害羞的人通常很謹慎,不樂意遇見某些特定的人或事。他們謹言慎行,不妄下斷言,膽小而又敏感。害羞的人可能生性孤僻、保守、不自信,從另一角度來說,他們甚至被認為是可疑、聲名狼藉、內心陰暗的。韋氏詞典則將“害羞”定義為“對別人的出現感到不自在”。

然而這些定義似乎沒有增加我們對於害羞的瞭解。因為對不同的人來說,害羞有不同的含義,沒有哪一個定義足夠說明問題。它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從輕微的不自在,到莫名其妙地對人感到恐懼,再到極端的神經質,這是十分複雜的。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現象,我們對將近5 000人進行了斯坦福害羞研究(Standford Shyness Survey)。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1章 理解害羞(3)

◎ 現在你覺得自己是害羞的嗎?

A。是 B。否

◎ 如果你回答“否”,你是否覺得在生命裡的某段時間自己是個害羞的人?

A。是 B。否

調查中,我們有意識地沒有對害羞下明確的定義。相反,我們允許每個人採用他自己的理解和定義。首先,我們讓他們自己決定接受或者拒絕害羞的說法,接著我們想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決定。我們詢問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情景使他們害羞,什麼樣的想法、感情、行動和身體特徵會使他們感到害羞。你在第8章看到的調查中可以發現,我們也嘗試瞭解其他有關害羞的資訊。

害羞具有普遍性

我們的研究得出了一個最基本的結論:害羞是人類共有的、具有普遍性和人群分佈廣泛性的特點。在接受訪談的人中:超過80%的人表示: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有人曾經經歷過害羞,有人正在體驗害羞,有人甚至經常感到害羞。在這些人中,超過40%的人認為他們現在是害羞的,這意味著我們每遇到10個人,就會有4個人正在體驗與經歷著害羞,也就是說8 400萬美國人會覺得害羞。

有一些人一直受害羞的困擾。例如,1/4的人說他們長期處於害羞中。在這些人中,僅有4%屬於非常害羞的人,因為他們定義的害羞是: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面對任何人他們都會覺得害羞。

不同的文化對害羞有著不同的理解,同樣,害羞也會因人而異。然而我們的研究卻發現:所有參加調查的小組中,都有多於1/4的人認為自己目前正處於害羞之中。值得關注的是:初中女子組和東方學生組,正處於害羞的人數比例竟高達60%。除此之外,研究發現,非常害羞的人佔到研究總人數2%以上。而來自日本的研究資料顯示,非常害羞的人高達10%。

為了確定自己是否真正害羞,參與研究的人將他們感到害羞的發生頻率作為標誌。1/3的人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會感到害羞;超過60%的人只是偶爾覺得害羞,但他們認為這種偶爾的害羞已經足以說明他們是害羞的人。比如說,你可能只有在演講時感到害羞,但是這對於必須站在公眾面前發言的學生和商人而言,已經足以造成嚴重的影響。

參與研究的人員中,認為自己不害羞的人低於20%。對每個人而言,害羞有著不同的理解,但幾乎所有人認為:害羞不單純是個人的人格特質。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多數人認為,在某些特定的社會情境中,自己也會臉紅、心跳和焦躁不安,這些反應恰好也是害羞的特徵。換句話來說,特定的人和特定的場合會使他們與害羞者有同樣的想法、感受及行為。這種情境型害羞者並不認為自己是害羞的,而是在某種特定情境下的一種不適感,正如突然走進一間全是陌生人的屋子裡一樣。對自認為是害羞的人和把害羞作為特定情境的反應的人進行區分十分必要,我們也會在第2章重點探討害羞者的個人世界。

害羞具有普遍性,這句話聽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