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鞋都:荒土地上創造的奇蹟(1)
“砰,砰,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傳來,正在辦公室工作的王振滔一邊向門口走去,一邊看了看錶,心想:“這麼晚了,會是誰呢?”
開啟門一看,原來是他相識多年的一家溫州企業的老總。
王振滔還沒來得及說話,對方就神情焦急地說:
“王總,不好意思,這麼晚了還來打擾您。”
王振滔並沒因為被打擾而不高興,而是笑眯眯地說:
“是李總啊!快,進來坐吧。”
看到王振滔如此熱情,對方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起來,猶猶豫豫地說:
“王總,今天我來找您的目的,是希望您能給我一個進駐西部鞋都的名額。以前我對那兒確實不看好,但現在我的想法完全改變了,我覺得在那裡投資非常有前景。但我也知道現在等著進西部鞋都的企業有很多,看在我們多年的交情上,您無論如何也要幫我這個忙!”
王振滔笑著說:
“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照說應該幫你這個忙,但確實不好意思,我真的沒法幫。現在已經有80多家企業在排隊等著進西部鞋都,我們都是有制度和程式的,如果開後門讓你進去,我對別的企業無法交代啊!”
來人一聽,非常感慨地說到:
“只能怨我沒眼光,當初我以為在一片荒地上,要建成一個鞋都是不可能的事,甚至當初您包機讓我們去賺錢,我都不要。”
讓我們將思緒拉回到幾年前。一直有著遠大抱負的王振滔為了在重慶市璧山縣建一個“中國西部鞋都”,特意包專機請了一些溫州企業家過去考察。
誰知道,剛跟他們一說,不少人就表示反對:
“王總,不會吧?原來你說的一個投資專案是在璧山啊?不去不去,那麼窮的地方能有什麼好專案啊?”
不少企業家拒絕了王振滔的邀請。剩下的一些企業家認為璧山儘管不富裕,但因為是王振滔投資的專案,覺得問題應該不會很大,於是,就坐上了飛往重慶的飛機,儘管如此,很多人心裡還是七上八下。
果然,到了璧山,看到即將建鞋都的地方,原來只是一片長滿草和堆滿亂石的荒地,很多企業家的信心開始動搖了,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有人說:
“王總,我們可是相信你才跟你來的啊!可你看看,這樣的荒地上能生出金子來嗎?”
儘管王振滔一再解釋,但一些企業家還是不相信在這樣的荒地上能誕生什麼奇蹟。甚至有兩位企業家在璧山呆了不到2個小時,就不辭而別,連夜返回了溫州。其中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老總。
誰也沒有想過,幾年後的今天,西部鞋都真的創造了奇蹟。從最初的門庭冷落到現在的排隊購買和爭相進駐,西部鞋都讓所有曾經懷疑它的人刮目相看。
西部鞋都創造了很多個讓人意想不到:
第一個想象不到的是,原本絕大多數人都不看好的專案,現在竟然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第二個想象不到的是,璧山本地很多製鞋企業,從原本排斥這一專案,變得非常支援這一專案,紛紛遷入西部鞋都,樂於“與狼共舞”,並且從“狼”身上學到了很多優秀的技術和經驗;
第三個想象不到的是,最初,為了讓大家理解和支援這一專案,王振滔特意邀請了著名的經濟學專家給當地一些比較知名的製鞋企業的老總講課。
由於這次活動是當地政府出面邀請的,很多老總礙於面子都來點了個卯,但不到半小時,幾乎所有的老總全都走光了。
為了讓璧山當地的企業家理解奧康建西部鞋都,不是為了擠垮他們,而是為了幫助他們,讓他們更快地發展和成長,王振滔曾邀請他們到奧康學習,費用都由奧康承擔。
但第一次,報名的企業家才寥寥5、6個人。
而現在呢?很多企業家都意識到了西部鞋都對自己發展的意義,爭先恐後地到奧康學習,有的企業家甚至一連去了3次,還表示下一次還要再去。
西部鞋都:荒土地上創造的奇蹟(2)
回想過去,王振滔感嘆萬千。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支援到支援,如今,王振滔已經兌現了他當初的諾言:
“人民給我一方土,我還人民一座城。”
西部鞋都作為浙商在西部投資的最大專案,現在已經成為了帶動一方經濟的重要力量。
其實,西部鞋都只是一個剪影,奧康的發展史,就是從無數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