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況下,溫州鞋業老闆紛紛要麼轉行,要麼改旗易幟,無一不以‘保命’為先。在遭受那麼大的打擊和損失下,你是否也有過改行的想法?”
而王振滔的回答是:
“真沒想過。那把火反而燒起了我的豪情和決心:溫州人如果連鞋子都做不好,還能做什麼?於是我回到了老家,用僅剩的3萬元錢創辦了奧康的前身永嘉奧林鞋廠,併發誓總有一天要為溫州皮鞋雪恥。”
吳甘霖哈哈一笑說: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你這種做法不可思議,甚至覺得你傻,什麼不好做偏偏要做什麼,其實這恰恰符合一流商道的做法,也正是你的高明之處:
大家都不做,而你做了,而且做到了最好,那麼你就佔據了最優勢的位置,將競爭對手遠遠拋在了後面。”
奧康是溫州最有名的企業之一。奧康的逆風飛揚,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系列溫州企業的成長之路,也代表了一些有抱負的溫州人從“商人”向“企業家”的蛻變過程。
“逆風飛揚”,方顯大智大勇(2)
眾所周知,溫州人向來是以“做生意”而著名的。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以前,眾多的人都停留在只注重“賺錢”的“商人”層次,而且相當多的人“賺錢”,都是“惟錢而錢”,於是,假冒偽劣產品有之,“一窩風”而上者有之,導致一時溫州貨人人喊打,處處排斥。
也就是這樣的情景,促使了一些希望真正有作為的溫州人的警醒,也促使了他們開始走上產業化、品牌化經營的道路,更在誠信經營、培養“利他之心”等方面建立“商道”法則,來了一次溫州經濟發展歷史上的“鳳凰涅槃”。
我們來看另一個“逆風飛揚”的企業吧……大虎打火機。
1992年,周大虎拿著愛人5000元的下崗費,全家擠在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間裡,開始了進軍打火機行業。
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進入這個行業沒多久,溫州打火機市場進入了一個急速膨脹的狀態。僅1993年上半年,溫州的打火機廠家就從原來的100~200家,發展到了3000家。
當時,溫州打火機非常便宜,只要10元錢一個,而日本、韓國這些國家生產的打火機每個要買到300~500元。由於價格相差非常大,所以,溫州到處是前來批發打火機的老外。生意好到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即使你發給老外的箱子裡是石頭,老外都會連看都不看就帶走了。
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在市場如此火爆的情況下,周大虎卻瀕臨破產。
為什麼呢?
原來,在市場如此火爆的情況下,溫州不少打火機廠家抱著“快撈幾把”的想法,生產了大量劣質的打火機。
由於質量低劣,1993年下半年,溫州原先3500家打火機廠家,如同秋風掃落葉般地關閉了3000多家,幾乎是全軍覆沒。
周大虎的企業也面臨破產。除幾個骨幹外,100多個工人全跑了個精光。周大虎苦悶之極,甚至在一個星期內,由於神情恍惚,他騎摩托車接連出了3次車禍。
儘管受到了如此沉重的打擊,但周大虎依舊清醒地認為:最有發展的時機,也是最危險的時機。誰做得最好,誰就能做得最大。就在眾多企業紛紛垮掉時,周大虎卻選擇了知難而進、逆風飛揚,建立自己的品牌——“虎牌”。
他在質量上大做文章,在服務上大加改進,讓那些吃夠了劣質產品苦頭的外國商人,開始將眼光轉向了周大虎。周大虎的訂單一下子多起來了,有時甚至一天能夠接到5~10萬隻的訂單。
由於周大虎嚴把質量關,使企業成為了國家首批透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他的固定資產也由以前的5000元變成了現在的3億多元,成為了溫州最著名的“打火機之王”。
奧康也好,大虎打火機公司也好,之所以能夠成功,在相當程度上就是來自那種不隨波逐流,在困境中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品質的勇氣和決心。
而這種勇氣和決心,不僅是奧康和大虎打火機一直都在堅守的,也非常符合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之道。
透過對眾多世界一流企業進行分析後,我們還進一步發現:
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敢於逆風飛揚。
這種逆風飛揚,不僅體現在創業之初,而且體現在日常的企業經營中。
如著名的星巴克咖啡。星巴克以向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咖啡而聞名世界,品質是它自始至終一直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