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本書是我最近四五年間所寫文史隨筆的一個結集。因文章內容都與歷史有關,故名之為《故紙眉批》。

我是一個傳媒人,工作之餘喜歡讀史。讀多了就思考,把思考用文字固定下來,便是這些文章。因為不是專門的歷史學者,所以我對歷史的解讀和分析就完全是個人化的,不成體系,不求建樹,充其量只是“眉批”;又因為我是一名傳媒人,對當下生活亦需時時加以關注,所以能感到現實與歷史之間的那種特殊的糾葛、錯位和張力。這樣的視角可能會使我的“眉批”或多或少地帶上現實針對性。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壞,好與不好還是交給讀者去評判吧。我真誠地期待著各種評判。

需要說明的是,此前,臺灣的秀威出版社出版過這本的中文繁體字版。此次趁著出版簡體字版的機會,我又對本書進行了一些修訂。向為本書的出版做出過辛勤勞作的蔡登山先生、黃皎潔女士、刁冰女士致以衷心的感謝。

是為序。

訓政之路(1)

作家韓少功在《夜行者夢語》中寫道:“人類常常把一些事情做壞,比如把愛情做成貞節牌坊,把自由做成暴民四起,一談起社會均富就出現專吃大鍋飯的懶漢,一談起市場競爭就有財迷心竅唯利是圖的銅臭。思想的龍種總是在黑壓壓的人群中一次次地收穫現實的跳蚤。或者說,我們的現實本來太多跳蚤,卻被思想家一次次地說成龍種,讓大家覺得悅耳和體面。如果讓耶穌遙望中世紀的宗教法庭,如果讓愛因斯坦遙望廣島的廢墟,如果讓歐文、傅立葉、*遙望前蘇聯的古拉格群島和中國的*,他們大概都會覺得尷尬以及無話可說。”這話說得很對。不過,我還想加上一句:如果讓西方的憲政先賢們遙望中國的訓政之路,他們一定會覺得啼笑皆非。

中國現代化的過程其實就是“發現西方”的過程。無論是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對英國“船堅炮利”的認識,還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對君主立憲政體的鼓吹,無論是嚴復對達爾文進化論的譯介,還是孫中山為*共和的奔走呼號,都貫串著一條清晰的線索:把西方先進的東西引進到中國來。

經過諸多先賢們的努力,先是西方先進的科技引進了中國,隨後,到辛亥革命時,據說“*共和的觀念”也“深入人心”了。其實,問題沒這麼簡單。作為“龍種”的西方憲政思想,一遇到“中國的特殊國情”,一遭遇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傳統,它就變形了。

在中國,封建專制的思想常常會披上一件新的外套繼續招搖。訓政,就是憲政在中國蛻變的產物——它打著憲政的旗號,其實骨子還是專制的基因。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造就了暴君,也造就了愚民(這一點已經被中國的歷史反覆地證明過了)。*之下,只有愚民才能是“順民”,否則就便是“刁民”。所以,*和愚民堪稱一對絕世“好搭檔”。兩者的相互配合,使得中國的封建社會維繫了那麼長的時間。

在資產階級等維新派在中國試圖“改良”時,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很快發現,“改革”的阻力不但來自保守的封建官僚,還來自底層的“愚民”。這使他們認識到,對“愚民”是無法實行*的,“愚民”根本沒有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愚民”必須要接受“訓導”。作為思想家的梁啟超,不斷地呼籲要中國人做“國民”,這其中自然含有喚醒民眾的積極意義;但是,若考慮到梁啟超同時作為政治家的身份,這裡也就有“訓政”的味道了。

當然,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還沒有把“訓政”發展成一種成熟的“思想體系”。完成這一工作的,恰恰是以“*共和”為終身奮鬥目標的孫中山先生。人們愛說,歷史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可是我卻常常感到,歷史也像一個頑皮的孩童,他時常會搞些小小的惡作劇,讓你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以“革命先行者”著稱的孫中山先生,以其極為堅韌和決絕的作為領導了辛亥革命,終止了清王朝,從而宣佈了封建制度在中國社會的完結。這樣的功勳,怎樣說都該彪炳史冊。可是,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偉人,卻提出了“訓政”的思想,把西方憲政這一“思想的龍種”變成了中國現實的“跳蚤”。

孫中山堅決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義無返顧地要推翻清王朝,建立國民政府。但是他所領導的辛亥革命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愚民”並不理解他所領導的辛亥革命。魯迅先生在小說《阿Q正傳》、《藥》中就指出過這一點。被封建專制制度愚弄慣了的底層民眾是一群麻木的看客,是“沉默的大多數”。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