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司令面前,艦隊方面才答應考
慮這事。其實,第一個接觸探測器的人選一直是個難題,首次接觸探測器就等於
首次接觸三體世界,按照攔截行動中的公平原則,三大艦隊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
被允許單獨享有這個榮譽,而如果讓三方派出的人員同時接觸,在操作上也有難
度,容易橫生枝節,所以只有讓一個艦隊國際之外的人承擔這個使命,丁儀當然
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丁儀的請求最後被批准,還有一個不能明說的原因。其實,
對於最後能否得到探測器,無論是艦隊還是地球國際都沒有信心,它在被攔截中
或攔截後幾乎肯定要自毀,而在它自毀前如何從中得到儘可能多的資訊,零距離
觀察和接觸是不可替代的手段,丁儀作為發現宏原子和發明可控核聚變途徑的資
深物理學家,是最具備這方面素質的人。反正生命是他自己的,以他八十三的歲
數和無人能比的資歷,自然有權利拿這條老命幹他想幹的事。
在攔截開始前“量子”號指揮系統的最後一次會議上,丁儀見到了三體探測
器的影像,三大艦隊派出的三艘跟蹤飛船已經代替了來自地球國際的“藍影”號
飛船,影像是由艦隊跟蹤飛船在距目標五百米處拍攝的,這是迄今為止人類飛船
與探測器最近的距離。
探測器的大小與預想的差不多,長三點五米,丁儀看到它時,產生了與其他
人一樣的印象:一滴水銀。探測器呈完美的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
面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面,銀河系在它的表面映成一片流暢的光紋,使得這滴
水銀看上去純潔而唯美。它的液滴外形是那麼栩栩如生,以至於觀察者有時真以
為它就是液態的,根本不可能有內部機械結構。
看過探測器的影像後,丁儀便沉默了,在會上一直沒有說話,臉色有些陰沉。
“丁老,您好像有什麼心事,”艦長問。
“我感覺不好。”丁儀低聲說,用手中的菸斗指指探測器的全息影像。
“為什麼?它看起來像個無害的藝術品。”一名軍官說。
“所以我感覺不好。”丁儀搖搖花白的頭說,“它不像星際探測器,卻像藝術
品。一樣東西,要是離我們心中的概念差得太遠,可不是好兆頭。”
“這東西確實有些奇怪,它的表面是全封閉的,發動機的噴口呢?”
“可它的發動機確實能發光,這都是曾經觀測到的,只是當時‘藍影’號在
它再次熄火前沒來得及拍下近距離的影像,不知道那光是從哪裡發出來的。”
“它的質量是多少?”丁儀問。
“目前還沒有精確值,只有透過高精度引力儀取得的一個粗值,大約在十噸
以下吧。”
“那它至少不是用中子星物質製造的了。”
艦長制止了軍官們的討論,繼續會議的程序,他對丁儀說:“丁老,對您的
考察,艦隊是這樣安排的:當無人飛船完成對目標的捕獲後,對其進行一段時間
的觀察,如果沒有發現異常,您將乘穿梭艇進入捕獲飛船,對目標進行零距離考
察,您在那裡停留的時間不能超過十五分鐘。這位是西子少校,她將代表亞洲艦
隊全程陪同您完成考察。”
一名年輕的女軍官向丁儀敬禮,同艦隊中的其他女性一樣,她身材頎長苗條,
是典型的太空新人類。
丁儀只瞥了少校一眼,就轉向艦長:“怎麼還有別人?我一個人去不就行
了?”
“這當然不行,丁老,您對太空環境不熟悉,整個過程是需要人輔助的。”
“要這樣,我還是不去的好,難道還要別人跟著我。。。”丁儀沒有說出“送死”
兩個字。
艦長說:“丁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