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小說:帝國的正午 作者:白寒

。憲宗不許。王承宗只是空嚷嚷,李師道卻來真格的。他派人燒掉唐廷用以屯積江淮糧賦的河陰院巨倉,共燒燬積錢三十多萬緡,帛三十多萬匹,穀物三萬餘斛,幾乎把唐廷的後勤儲備端個底掉。這一招真管事,無錢無糧如何打仗,群臣紛紛“進諫”唐憲宗罷兵,只有宰相武元衡以及中丞裴度堅執不許。

關鍵時刻,唐軍大將李光顏(阿跌光顏)在陳州時曲(今河南郾城)大破吳元濟賊軍。本來賊軍主動進攻,大清早就忽然逼近李光顏軍營,壓營列陣,唐軍連想出戰都不得。李光顏勇烈,命人破毀軍營圍柵,只帶數騎,箭一樣出突入賊陣,往來馳騁,如入無人之境。將是軍膽,主師如此英勇,唐軍怯意頓消。賊軍皆知李光顏威名(他的胡人長相也好認),紛紛向他放箭,“矢集其身如蝟”,如此金甲大將,目眥皆裂,烏馬鋼槍,來回決蕩,滿體皆是敵人箭矢,血流如注,仍高喊殺敵,此情此景,讓人可發千古浩嘆!其子害怕父親突陣被害,攔馬哀求李光顏不要再入,大將“挺刃叱之”,將士見此,皆感奮決起,挺刀縱馬,直撲賊軍,“賊乃潰北”。當時諸鎮軍包圍蔡州的有十多屯,惟李光顏首先獲以大勝。當初薦舉李光顏的,正是中丞裴度。

眼看吳元濟窘迫,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派使人到長安見宰相武元衡,為吳元濟求情。武元衡當即“叱出之”,一點兒面子也不給。武元衡此人還真不容易,其曾祖武載德是武則天的堂弟,經過唐朝幾代政治變遷,此位武爺能夠活下來,又能做到宰相,真是艱難。武元衡“詳整稱重”,連德宗都稱之為“真宰相器也”。憲宗為太子時,就已聞武元衡剛正之名,日後用他為宰相,“甚禮信之”。

王承宗的信使回來稟報,這位成德節度使只能破口大罵。

李師道蠢蠢欲動。他屬下有人出主意:“天子下定決心要誅除吳元濟,主要是武元衡力贊。如果派人刺殺他,別的大臣就不敢言聲,還會力勸天子收兵。”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陰曆六月三日早晨,武元衡早朝。剛出裡東門,前面就有人在背影處大喝,讓衛隊滅掉燈籠裡的燭火。前導衛騎訶斥,暗中突發一箭,把導騎射下馬來。由於事出蒼猝,武元衡的衛隊又不頂事,忽然見到白刃閃閃,暗箭亂飛,紛紛四下逃逸。騎在馬上的武宰相正驚愕間,從樹上忽然跳下一人,一大棒就猛擊他的左大腿,骨碎鑽心,武元衡痛得大叫。刺客皆武功高手,不慌不忙,一人抓住武元衡馬韁,牽行十餘步,舉燭看清確實是武元衡,才當胸一刀,把他刺死。然後,賊人又舉刀剁下他的頭顱,包裹起來準備拿回去報功。

當時,夜漏未盡,破曉時分,路上已經有不少上朝的官員和行人,巡邏兵士連呼宰相被殺,“聲達朝堂”,百官恐懼,不知遇害者是誰。直到武元衡沒有腦袋的屍身在馬上被人發現,才知道是武宰相遇害。

與此同時,裴度在通化坊邊遇襲。由於其參謀王義抱住刺客,裴度當天又戴一個厚氈帽,腦袋只是受了重傷,墜於溝中,倖免一死。

驚聞宰相遇害,憲宗“惋慟者久之,為之再不食”。

武元衡工於五言詩,詩意哀惋清麗,隱有人壽不永之感,現錄二首於下:

秋室浩煙霧,風流怨寒蜩。機杼夜聲切,惠蘭芳意消。美人湘水曲,桂楫洞庭遙。常恐時光謝,蹉跎江豔凋(《秋思》)

流水逾千度,歸去隔萬重。玉杯傾酒盡,不換悽慘容。(《送七里赴歙州》)

恐怖刺殺很有效果。“京城大駭,於是詔宰相出入,加金吾騎士張弦露刃以衛之,所過坊間呵索甚嚴”。此舉,其實更增添了恐怖氣氛。不僅如此,朝臣們從此以後,許多人天不亮不敢出門,往往憲宗上朝坐等好久,大臣們還來不齊人。

刺客更猖狂,到處留下白紙黑字的紙片,上寫:“毋急捕我,我先殺汝”。宰相都能被人取走腦袋,辦案的“捕快”自然害怕,“故捕賊者不敢甚急”。而且,當時多以為刺客是王承宗所派,“其偉狀異制、燕趙之音者,多執訊之”,京城裡面,看見大高個兒操河北口音,都會被截住審問,緊張程度如同歐美機場看見阿拉伯哥們就哆嗦一樣。

兵部侍郎許孟容入殿泣諫:“自古未有宰相橫屍路隅而盜不獲者,此朝廷之辱也!”

憲宗點頭,於是,京城大索,懸重賞提拿刺客。最後,有人告成德軍卒張晏等人是殺武元衡主謀,朝廷將錯就錯,逮捕張晏。屈打成招,最終殺掉張晏等十多人,“李師道客竟潛匿亡去”,真兇倒逍遙法外。

裴度重傷臥床,近一個月不能上朝。憲宗派禁衛軍於其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