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聽聞之後,方點了點頭道:“裴愛卿的意思是,還是同意朕的這個計劃,是吧?”
“正是,陛下高瞻遠矚,智慧過人,微臣完全支援陛下的計劃。甚至還可以把一些有懷疑的關隴貴族故意任命到一些要職部位,讓他們以為造反的時機已到,自己跳出來。然後陛下的大軍再殺個回馬槍,如此一來,國家便可清除內部毒瘤,大隋也能得到長治久安!”
裴矩的意見給了楊廣一個充足的理由,讓他終於下定決心,實施那個計劃。而且,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覺得最可能要造反的目標。是時候針對這個目標作下佈置了。
裴矩原本已經準備告退,但見楊廣一副心事重重的樣,也沒有叫他退下,卻是微微一愕。一種直覺告訴他,楊廣應該還有什麼話要說才對。
楊廣這時將那封計劃草擬書畫了一個“敕”字,然後裝入了一個印有“絕密”字樣的信封之中。
然後他將筆放下,揹著手走到窗前,顯得有些心事重重。在第二次遠征高麗因為楊玄感造反,而沒有達到作戰目的之後,他便在考慮發動第次遠征高麗的戰爭。併為此作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派長孫無忌和宇明出使突厥,解除自己的北方隱患。
如今已經萬事大吉,但朝中卻有不少聲音反對出征,這讓他心中十分不快。
“裴愛卿,聯對上次遠征高麗之戰不甘心啊!”楊廣輕輕嘆了一口氣道。
裴矩心中也是大定,他知道楊廣一直籌劃的便是征服高麗,以及消除關隴門閥的威脅兩件大事。而從楊廣的口氣,他可以判斷出,楊廣又有了第一次遠征高麗時的那種想法,將兩件事合成一件做了。企圖既征服高麗,又削弱關隴門閥的實力。
他於是腦海裡靈光一閃,很快便想到了一個對策,而且是一個對自己為有利的對策。
“陛下,其實臣有一條計策,可以和陛下的那個計劃配合使用,如果能夠實施得好,便可達到陛下的目的!”
楊廣聽聞之後,立刻便轉過身,饒有興致地注視著他道:“你詳細說說,怎麼個配合使用法?”
裴矩此時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天下大亂。這樣他們裴家才能亂中取勝。如今他和裴蘊已經取得了相國之外,掌握朝中實權,裴仁基和裴行儼父又掌握了軍權。手下擁有一支近十萬人的大軍。這都是裴家將來的資本。
如果時機成熟,他們進可問鼎天下,退可輔助最有希望成為天下之主的人,都可保住裴家一世富貴。
所以,裴矩心中比誰都清楚,現在大隋的政局不能穩定,一旦政局穩定下來,他希望天下大亂的企盼就會落空。
“不知陛下想過沒有,為什麼去歲楊玄感會造反?要知道他可根本沒有掌握什麼軍隊,完全是靠自己臨時招募的饑民……而原因就在於,陛下離開了京城,大軍主力又北上了遼東,所以他就以為時機到了。如果今趟遠征高麗,陛下也離開京城,進行親征。臣相信,在這個時候,所有暗藏的鼠蛇之輩都會蠢蠢欲動的。”裴矩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道。
“裴愛卿,繼續說下去!”楊廣的眼睛變得炯炯有神,裴矩的話完全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裴矩這時正色道:“陛下,臣也勸陛下發動第次遠征高麗之戰,但臣的意思是:陛下不用派多軍隊進入遼東,主力過了涿郡後便在遼西駐紮下來,只派二十萬大軍進攻高麗。”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補充道:“這其實只是一個引蛇出洞之計,只要關隴貴族中有人出現異動,陛下便可及時率主力回來鎮壓。同時,又可讓關隴貴族中其他沒有參加叛亂的人留在遼東,率他們的本部人馬為大軍斷後,防禦高麗追擊。如果能勝,便可將其調回中原。如果留下的關隴貴族將領戰敗,則正好追究他的責任,又是一次削弱其家族勢力的機會!”
聽到這裡,楊廣的瞳孔立刻縮成一線,閃爍著一種難以掩飾的讚賞,引蛇出洞,再分而治之,一舉兩得,一箭雙鵰。這可是一種高明之的策略。
他倒揹著手走到窗前,凝望著窗外的燈光夜色,終於有些心動了。
他早就想發動第次高麗之戰,並作了許多準備工作。目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雖然蕭皇后和楊洛琪都反對他繼續攻打高麗。但他卻根本沒有聽進去,認為這只是婦人之仁而已。如今,裴矩的建議卻給他指點了一條新的道,讓他看到了另一種更好的解決辦法,虛晃一槍,誘敵叛亂,這無疑是最佳的策略。
當然,他還需要再考慮考慮,如何把這個計劃佈置得非常周詳,讓人看不出絲毫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