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西域的羅馬帝國元老院制,以及戰國時期韓非提出的法家思想,既能做到制約君權,防止皇帝胡作非為,又能避免大臣專權,謀朝篡位。”宇明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道。
“老夫願聞其詳!”孫思邈亦是一臉鄭重地說道。他也聽說過在大食國的西邊,還有一個更強大的羅馬帝國。只不過好象據西域來的商人稱,這個國家後來又分裂成了東西兩個國家,西邊的那個國家被蠻族所滅。東邊的那個羅馬帝國還尚存。
宇明這時方侃侃而談道:“這君主立憲制,乃是實行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分立的體制。君主作為皇帝,掌握軍權,同時對立法、行政、司法項事務都有最高決定權。這需要專門制定一部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進行規定。任何人,包括君主在內,都不能違反憲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立法權由議會行使,負責制訂國家法律,討論國家重要決策,同時行使監察官吏的權力。議會的議員則由各郡按人口比例,派出代表人員組成。”
“在行政權方面,個人認為,國家應設立軍部、外交部、教育人事部、內政部、財政部、情報部、科技部、國防部、監察部等九部。其中,軍部由君主直接控制,監察部由議會指導工作。其他七部的部長則由議會討論,報經君主同意後任命,君主可指定其中一名部長為相,代表君主行使行政權力。”
“而至於司法方面,則在中央和地方專門設立法院機構,負責審理刑事和民事案件。這一方面,我已在自己的轄區進行了試點,在我大周的郡縣裡,單獨設有通判一職,他們便是專門審理案件的。”
宇明的這一番話如同石破天驚一般,讓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禁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周王竟然提出了這樣驚天動地的政治體制。
他們一時之間還不能完全消化完宇明的官制新方案。人人都皺著眉頭反覆思考著。
王世充便率先忍不住問道:“周王,您說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豈不是將君主和皇室成員皆包括了進去?可自古以來,便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是不是對君主和皇室、大臣貴族們約束大了?”
“鄭王,這是肯定的!我一直認為,對君權應該加以約束,不能讓皇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別的不多說,單從楊廣徵高麗來說,當時在朝中討論時,幾乎人人都反對,贊同的幾個人也不是真心贊成,只是迫於皇帝的淫威,違心贊面而已。鄭王當時正好任兵部尚書,想必對箇中情況更是清楚萬分!”
宇明這時正色道:“如果當時有對皇帝的約束機制,在大部分大臣都反對出兵的情況下,即使皇帝本人態再堅決,朝廷也不會透過遠征決定。那大家回想一下,這樣一來,大隋還會這麼快滅亡嗎?”
眾諸侯此刻都是一陣凜然,他們自然知道,如果大隋沒有徵高麗,那天下的矛盾就不會如此激化,就算有人起來造反,也得不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援。而且隋軍沒有在高麗折損那麼多兵馬的話,鎮壓各地叛亂也必然非常輕鬆。也許到現在楊廣仍在好好的當他的皇帝呢。
蕭銑點了點頭道:“周王你說的要約束君權之事,蕭某也贊成,可難道你不怕如此一來,卻讓相坐大嗎?聽你的意思,這相跟原來的丞相,豈不是差不多了?”
“梁王多慮了!其實相和丞相不光是一字之差,在權力上更有很大的不同!”宇明對於蕭銑還是比較尊重的。他耐心解釋道:“丞相是官之,可以有罷免、提拔其他官吏,甚至代皇帝處理軍國大事的權力。可相只是朝廷九部中的一名部長,他只有管理自己所在部門的權力。被稱為相,其實只是有召集並主持會議的權力。他無權任命其他部的官員,更無權干涉其他部門,以及議會、法院的權力。”
眾人聽宇明這樣一解釋,方才明白過來,感情這相說穿了只是相當於原來大隋的六部尚書中的一位而已。
“而且,為了避免官員專權,我還打算在官員中實行任期制,不管是議會的議員代表,行政各部的部長,以及法院的院長,都只有五年的任期,到期後便需要走一次重新任免的過程,最多隻能連任一屆,以避免某人在一個位置上幹得長了,形成小團隊,拉幫結派,導致**。”宇明又丟擲了一個讓人驚訝的制。
李世民這時忍不住問道:“周王,實行任期制,的確可以避免官員專權的情況發生。可如果是那些才德皆備的官員,到了十年之後,卻也不得不離職,這豈不是不近人情了嗎?”
宇明聽聞之後,卻是微微一笑道:“這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啊!比如說世民兄才德皆備,在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