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部分(1 / 4)

間籌辦梁笙德和成亦影的殯葬事宜,爭取儘快讓梁笙德和成亦影入土為安……

梁儒明的意思是,梁笙德和成亦影已經過世十餘天了,即便是停靈,這麼長的時間也該停夠了,該讓梁笙德和成亦影入土為安了……

之前一直遲遲不安葬梁笙德和成亦影,不過是因為梁儒明一直沒有醒來罷了。而如今梁儒明既已甦醒,那梁笙德和成亦影的殯葬事宜,自然也該提上日程了……

禮部的人辦事到是十分利索,在梁儒明派張玄福吩咐下去要儘快安葬梁笙德和成亦影后,禮部當日下午就呈上了近期比較適合安葬梁笙德和成亦影的幾個黃道吉日分別是十二月二十四日、十二月二十七日、以及翌年正月初四……

其實打從梁笙德的靈柩運回縐平開始,禮部就已經在準備一應葬禮事宜了。

只是礙於那時候梁儒明一直昏迷未醒,固林妤雖貴為中宮之主,卻無權越過尚健在的梁儒明去處置一國太子的葬禮事宜,是以禮部沒敢大肆張揚,一切事情都辦得悄沒聲兒地。

等到梁儒明終於下達正式命令的時候,禮部已經將一切殯葬事宜都準備妥當了。

但即便早已在準備,十二月二十四的日子還是太急了些梁儒明正式吩咐禮部籌辦梁笙德和成亦影殯葬事宜的時候,就已經是二十二日晌午了,到二十四日只剩下不到兩日,總歸是有些匆促的。

其實禮部提供的三個黃道吉日裡,翌年正月初四的日子是這三個日子裡最好的吉日,最適宜破土、安葬、祭祀,但時間間隔卻太長,還要跨年……

遂,梁儒明只好折中,將出殯的日子定在了十二月二十七日。

天成大陸九國雖各自為政,但自這九國建國至今,兩百餘年來,無論哪一國的帝王、儲君、太后、皇后賓天,其餘八國都會派遣使者到這一國弔唁。即便是近乎閉關鎖國狀態的鳳鳴國也不例外,依然會遵循舊曆。

二十多年前,梁儒明的第一任皇后固林舒薨逝,其餘八國就派遣了使者出使大梁國。

這一次身為大梁儲君的梁笙德薨逝,其餘八國自然都在知道訊息後就立即派遣了使者出使大梁國。只是礙於梁儒明之前一直昏迷不醒,沒有定下樑笙德出殯的具體時間,以至於那八國的使者雖早早就到了大梁,卻一直在縐平城外的驛站裡住著。

如今正式出殯的日子既然定下了,大梁國的禮部自然要廣發文涵,通知大梁國上下以及其餘八國的來使咱大梁的太子和太子妃賓天啦!出殯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大梁的百姓們現在起就要準備好行國喪之禮三月內不得喝酒吃肉、擺宴慶祝、禁歌舞絲竹、婚嫁等;其餘八國也該來使弔唁了云云……

這份文涵一經發出,在縐平城外的驛站裡住了多日的八國來使自然是不約而同地動身,陸陸續續地進了縐平,在大梁禮部官員的接待下一一住進了縐平城內的皇家驛站。

話說,自梁儒明正式吩咐下去將梁笙德和成亦影的殯葬事宜提上日程後,第二日一早,長公主樑笙蘭就入宮了。

梁笙蘭一入宮就直奔憶舒殿。足足在憶舒殿內呆了一整日才走出憶舒殿。

而梁笙蘭離開憶舒殿出宮的時候,不到半路上就被皇后固林妤派去的人攔住了。

固林妤的人說是梁笙蘭許久不曾入宮,固林妤久未見梁笙蘭甚是想念,得知此番梁笙蘭入宮,固林妤想留梁笙蘭用過晚膳了再出宮……

大梁國朝野皆知,長公主樑笙蘭雖是他們大梁這一輩公主裡頭最受寵的一位,但這位長公主一直以來都以“寬容大度、以和為貴、與人和善、淡泊儒雅”著稱,從未甩過任何人的臉,對身為中宮之主的固林妤更是一直敬重有加。

但這一次……

第六十三章 最後一程3

但這一次,大梁國朝野皆知,向來以“寬容大度、以和為貴、與人和善、淡泊儒雅”著稱,從未甩過任何人的臉,對身為中宮之主的固林妤更是一直敬重有加的長公主樑笙蘭竟破天荒地甩了固林妤的人臉子,直接乾脆利落地回了對方一句“不去”……

面對固林妤的人瞬間黑下去的臉色,一向待人和顏悅色的梁笙蘭卻是勾唇冷冷地笑了,隨即梁笙蘭就吩咐給她抬轎子的侍衛們出宮。

若是梁笙蘭真就這樣出宮了,那倒也罷了,也不至於讓眾人如何臆想。可偏偏……梁笙蘭乘著軟轎揚長而去時,還冷冷地留下一句“時候未到”……

梁笙蘭這句“時候未到”可謂是轉瞬就在梁蕭城裡掀起了一股狂風巨浪

時候未到?什麼時候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