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部分(2 / 4)

到??時候未到的前一句……似乎是……

眾人思及此,具是渾身一抖地狠狠打了個寒顫,當即打住,再也不敢往下想了……

而自梁笙蘭出宮後,憶舒殿內就再也沒有動靜了。一直安靜到十二月二十七日……

五天時間似乎一晃眼就過去了,轉眼就到了梁笙德和成亦影出殯的日子……

“來人吶!扶朕起來更衣!”這日一早天還沒亮,梁儒明就在憶舒殿內殿喊了起來。

伺候在憶舒殿外的宮女宦人們聽見了梁儒明的呼喊,當即一窩蜂地湧進殿內,點亮了殿中燭火後就開始七手八腳地將梁儒明從龍床上扶起來、服侍著梁儒明更衣洗漱……

因冷晴前兩日出宮去了朱府,離宮前與梁儒明說好了十二月二十七日早上回宮,所以到了十二月二十七日,張玄福一大早就去宮門處等著冷晴入宮了。

是以,等到去接冷晴的張玄福帶著冷晴回到憶舒殿的時候,梁儒明已經在一群宮女、宦人的服侍下換上了那身“十二章紋”朝服朝服上共繡有三十八條形式各異的龍,每一條龍都張牙舞爪栩栩如生。在朝服的不同部位還繡有“十二章”紋樣,即日、月、星辰、山、龍等,所用章紋均有寓意,日、月,星辰,取其照鑑;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

也因此,當冷晴見到梁儒明的時候,看見的,就是一位站在燈火通明的殿宇內,頭戴前後垂著十二旒冕冠,身著玄衣裳“十二章紋”冕服,腳踩烏皮上繡五爪纏足龍靴的帝王……

許是因為梁儒明多日沒有上朝,這身代表著大梁國權力巔峰的服飾閒置得久了的緣故,冕服上便起了不少褶皺。

是以,冷晴和張玄福一前一後地踏進憶舒殿內殿的時候,已經換好了冕冠、冕服的梁儒明正靜靜地站在殿中那面有一人高的銅鏡前,任由幾名宮女為他整理冕服上的褶皺。

而在踏進憶舒殿內殿的殿門,看見梁儒明換好了冕冠、冕服的那一瞬,冷晴就已經明白了梁儒明的想法。所以冷晴沒有吭聲,只沉默且淡然地站在一旁靜靜地垂首看地。

而相較於冷晴的淡定或者說是漠然,張玄福則是當即就急了

就見張玄福一邊疾步朝著站在殿中那面有一人高的銅鏡前的梁儒明的方向走去,口中一邊語氣急切地說著:“皇上您怎麼起來了?御醫們不是說了皇上您要靜躺休養嗎??”

話畢,張玄福恰好走到了梁儒明身邊。下一瞬,張玄福伸手就欲去攙扶梁儒明。

然,張玄福伸出去的雙手卻被梁儒明輕描淡寫地揮開了,而回應張玄福的憂心忡忡的,是梁儒明那蒼老又淡然的聲音:“今日……是仲卿和太子妃出殯的日子……朕……沒能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孩兒……至少……朕,要親眼看著他們入土為安。”

聞梁儒明此言,站在梁儒明身邊的張玄福愣了愣,吶吶地張了張口,可是除了語氣怔然地喚了一聲“皇上……”外,張玄福再無它言……

梁儒明都如此說了,張玄福還能說什麼?

一個垂垂老矣的老父親想要送自己的兒子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這有錯嗎?

即便梁儒明是大梁國高高在上的帝王,可今時今日,梁儒明……也不過是一個想要送自己的嫡長子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老父親罷了……

等到身邊的宮女將冕服上的褶皺都整理好了,梁儒明這才轉眼看向始終安靜地站在殿門邊的冷晴,神色平靜地道:“冷丫頭,扶朕去太子府。朕,要親自送仲卿這最後一程。”

聞梁儒明此言,冷晴沒有任何遲疑,當即就恭敬地應道:“好……臣扶您去。”

言罷,冷晴邁步走到梁儒明身邊,伸出雙手扶住梁儒明一側的手臂,步履緩慢地攙扶著梁儒明朝著憶舒殿外殿走去。

也不知是因為躺得太久,身體四肢不協調的緣故;還是因為今天是梁笙德和成亦影出殯下葬的日子……總之,冷晴扶著梁儒明走到憶舒殿內殿通往外殿的殿門處時,梁儒明竟被那低矮的門檻拌得腳下步子一個踉蹌……

若非有冷晴在一旁攙扶著,只怕梁儒明這一個踉蹌就該直接摔撲到地上去了……

跟在梁儒明和冷晴身後的張玄福見狀,只一瞬間,張玄福忽然覺得心酸得厲害,眼眶也有些酸澀發脹……

說起來,張玄福幼年時家境本是不錯的,至少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溫飽住行都不成問題。

張玄福的母親也算是頗有一點姿色,年少時也是名揚一方的美人兒。張玄福的母親尚在家中做姑娘時,追求她的青年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