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3 / 4)

該去的地方。

子良來到了齊國,很快就完成了東地交割的任務。齊湣王隨即派出披掛盔甲的精銳部隊前來接收東地。

這支齊軍大概以為會順利地實現接管,卻沒想到面前出現了一點不給面子的昭常。

昭常告訴齊國人,他奉楚王命令主管東地,就要與這塊土地同生共死。自己手下現有三十萬軍隊,雖然是“弊甲鈍兵”,沒什麼戰鬥力,可也甘願迎接齊國大軍衝殺時捲起的塵沙。

齊國的接收部隊估計最多不過一兩萬人,楚國三十萬兵將即使再“弊”再“鈍”,收拾他們也不必太費氣力。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原則,齊軍沒敢貿然行動,急忙把情況向臨淄報告。

齊湣王接到報告很是驚訝,立時將子良召來詢問,他“來獻地,今常守之何如?”,昭常怎麼會不給東地?

子良並不知曉楚頃襄王和慎到的安排,心裡大概還怪昭常胡鬧。於是斷然回答道:“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矯也。王攻之。”

昭常假傳楚王命令,齊王可以攻打他。

齊湣王放心了,即時調動大軍向東地壓來。

就在這時候,景鯉在秦國的求援獲得了成功,秦國雖然扣留了楚懷王,但那可不是為了方便齊國乘機牟利的。《戰國策·楚策》說,秦國出動了五十萬軍隊逼近齊國,指責齊國阻礙楚太子回國,要挾東地的行為不仁不義,好象它自己是什麼正人君子。

這應該不是事實,有魏國跟韓國擋著,秦軍哪會那麼容易就靠近齊國。更可能的情況是,秦國派出使節到齊國,警告齊湣王:“其縮甲則可,不然,則願待戰。”

趕緊撤兵,否則就等著跟秦國打仗吧。

齊湣王,還有薛公不能不仔細衡量利弊得失了。齊國目前雖勢頭很盛,但秦國仍然是一個必須認真看待的強勁對手,即刻與它直接衝突起來,縱然獲勝,齊國也會遭受不小的損失。這絕非上策,最好選擇還是互相保持一種威懾的平衡。為了這個大局,東地就不要了吧!

齊國收兵了。整個過程中慎到連話都沒多說幾句,就給楚國保住了五百里江山'5'。這其實正是他把自己思想實際應用的結果。他向來主張,作君王的人不需操心過多,只要發揮臣子的才幹,讓這些人的“下之所能”都為國君“上之用”'6',就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慎到後來又回到了齊國,大概是看出楚頃襄王已經不是過去那個聽話的學生了,選擇和平地分手,對雙方都好。

齊國依舊接納了他,絲毫沒有因為他替楚王對付自己而加以懲罰,畢竟是大國風範。

可蘇秦的日子大概就沒那麼好過了。慎到輕鬆地把他的一條妙計變成了個餿主意,齊王和薛公白費了一番力氣,一無所得不說,還在秦國人的威脅前丟了面子,對他恐怕不會有什麼好臉色,想在齊國混出個模樣的願望暫時只能破滅了。

可能正是因為失寵,所以當薛公第二次決定去秦國作丞相的時候,蘇秦沒敢再跑去勸阻。

薛公這時決定前往秦國,應該是想修復齊、秦之間因為楚國發生的不和諧,繼續維持兩大國的戰略均衡。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齊國才會連秦國的質子都不要了,把只在臨淄呆了一年的涇陽君恭送回國。

風水輪流轉,現在反倒是齊國覺得有求於秦國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蘇秦仍然受信任,怕也攔不住薛公的腳步。

薛公當然也不會獨自一人闖到秦國去,有一批門客跟著他,隨時準備幫他解困。那兩個雞鳴狗盜之徒居然也混跡其中,不知道他倆是怎麼央求薛公帶上自己的,目的也無非是想到從沒去過的秦國免費旅遊一遭。

他們也不會想到,自己這次將發揮怎樣大的作用。

'1'《戰國策·齊策四》

'2''3'《史記·楚世家》

'4''5'《戰國策·楚策二》

'6'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

第十三章。機謀角逐

一。世事無常,人的際遇也跟著上升與墜落。

秦國也還不想跟齊國這麼快就徹底鬧翻,所以薛公來到咸陽以後,受到了秦昭王的熱情接待。薛公也表現得非常恭敬,向秦王獻上了了珍貴的禮物。禮物應該有不少,但其中最搶眼的大概是一件皮草,名喚狐白裘,是彙集了不知多少狐狸腋下的白毛做成的。把秦王后宮一位受寵的“幸姬”看得兩眼直放光,恨不得立時據為己有,誰想秦昭王卻小氣得很,只讓心愛的女人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