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而熊希齡得知墊款一事已經泡湯之後,乾脆就賭氣不去部裡上班,政務陷於停頓。
唐紹儀無端受了參議院的這番逼迫之後,也是氣得無處發洩,當天晚上就向袁總統提請辭職。袁世凱雖然對唐紹儀不滿,但他也不想讓首任內閣這麼快就垮臺,只好溫言挽留,勸唐紹儀稍安勿躁,姑且忍耐一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借款一事暫時擱下不提,直隸都督的人選問題又起波瀾。原來,在辛亥革命後,各省都流行由本省人擔任都督,如黎元洪督鄂、李烈鈞督贛等,當時直隸一些議員如谷鍾秀等人便提議由王芝祥擔任直隸都督。王芝祥,直隸通縣人,原為廣西布政使併兼巡防營統領,在辛亥革命中反正參加革命,後來由於陸榮廷出任廣西都督,王芝祥在廣西立足不住,便率部前往南京準備參加北伐。可惜北伐未果,南方革命黨便想讓他出任直隸都督,以擴大革命黨的勢力。
各位想,直隸是北洋軍的心腹地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因此,袁世凱對南方革命黨的提議置之不理,而是任命了自己的心腹張錫鑾出任直隸都督。唐紹儀在南京組閣期間,試圖調和南北矛盾,當時也附和了南方革命黨的要求,並向袁世凱提出由王芝祥出任直隸都督。袁世凱雖然心中不快,口頭上卻不作反對,只說讓王芝祥先來北京。唐紹儀以為袁世凱已經同意任命王芝祥出任直隸都督,於是興沖沖的給王芝祥發電報讓他來京。
等王芝祥到了北京,唐紹儀請求袁世凱釋出任命書的時候,袁世凱卻拿出幾份電報,卻是直隸五路軍界反對王芝祥就任都督的通電。唐紹儀看後極為氣憤,說:“大總統前面已經答應,如何能失信於人?何況,軍人干涉政治,恐怕非民國之福。”
袁世凱哼了一聲,說:“之前那是你答應的,我何曾答應?王芝祥是革命黨人,他要是來做直隸都督,豈不是引狼入室?”唐紹儀忿忿然道:“任命不任命那是內閣的職權,豈能因軍人干涉就隨意改變?再者,王芝祥已經到京,叫我這個內閣總理如何交代?”袁世凱掀須一笑,道:“這卻不難,老夫自有辦法”。
要說這*社會,軍人即當保持中立,不該干涉國內政治,但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卻極難做到。譬如在民國期間,軍人干政幾乎是稀鬆平常之事,之前的北京兵變、這次的五路軍界通電與登峰造極的軍閥政治想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唐紹儀在年輕的時候親身感受過美國的*政治,他也意識到軍人干政問題的嚴重性,但他手頭沒有槍桿子,又能奈何?倘若他有槍桿子,那豈不也是軍人干政?這似乎是個奇特的悖論,而在上個世紀的中國始終無法跳出這個怪圈。
正當唐紹儀被弄得十分被動、不知道如何向王芝祥解釋的時候,袁世凱卻單獨召見了王芝祥,答應給他一筆豐厚的經費,讓他改任南方軍隊宣慰使,回南京協助江蘇都督程德全遣散軍隊。唐總理的面子畢竟不如袁總統的大,而王芝祥原本也是個見風使舵的官僚,他在得到袁世凱的保證後,竟對朋友的支援置之不顧,一口答應了袁世凱的新任命。
等到王芝祥拿著任命書到了唐紹儀那裡要他副署時,唐總理竟然完全矇在鼓裡,絲毫不知道這回事。等唐紹儀回過神來,這才知道他被上司袁總統和朋友王芝祥雙雙出賣!憤懣之下,唐紹儀斷然拒絕了副署的要求,而王芝祥卻是個很在乎官位的人,他竟然拿著沒有內閣總理副署的任命書,徑直赴南京就任去了!
當天晚上,唐紹儀一夜未眠,彷徨終夜。此時的他,想起就任總理一個多月來的種種挫辱和非難,心中彷彿打翻了百味瓶,傷心、憤懣、孤獨、無奈,真是百感交集,一時俱來。獨坐寒窗臨孤月,唐紹儀不免自言自語道:“*共和,乃《臨時約法》所定。既然大總統的命令不需要內閣副署,我這個總理還當它做甚?”
言畢,唐紹儀心意已定,待到天色漸亮,他就收拾行囊,攜家眷直接奔火車站往天津去了。
《民國往事》:連載三十七。 最好的txt下載網
十九、陸徵祥組閣難產
十九、陸徵祥組閣難產
袁世凱聽說唐紹儀掛冠而去後,正要派人前去挽留,這時唐紹儀的辭呈已從天津電報局發來。唐在電報中說,自己“偶感風寒,牽動舊疾,所以赴津調治,請立即開缺,另請人選”。袁世凱見首任內閣即將垮臺,臉上也很掛不住,隨即便派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前去天津勸駕,看事情有無轉機。等梁士詒到了天津後,見唐紹儀去意已決,也只得怏怏而回。
唐紹儀的不辭而別,看起來是個偶然事件引起(即王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