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叢林規則。
不知道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官員的政績和任免都由百姓說了算,那當官的自然要一切對下面負責。他就不怕得罪上司,只求討好老百姓。如果換成了這樣的規則,那像我哥奴這麼做肯定是吃不開的。不過倘若真有那麼一天,我肯定會與時俱進,我會頭一個成為造福百姓的典範。你們信不信?
因為我的個人利益取決於百姓利益啊,我能拿百姓不當回事嗎?所以說,很多後世史家總是把我描繪成弄權亂政的奸臣形象,我就很不服氣。
是我品德不好嗎?是我欺上瞞下以權謀私嗎?
不。錯不在我。
錯在規則!只要有一個好規則,關品德什麼事?!品德再壞他也要竭盡全力替百姓做事,千方百計讓百姓高興,是不是?百姓一旦安居樂業了,人盡其才了,他的官也就保住了,或許還能越當越大!你們說,是不是和品德什麼的沒有必然的關係?說到這裡,我倒是很想知道,你們那個時代是一種什麼規則呢?
皇帝李隆基在任命我為宰相前,曾諮詢過張九齡的意見。張九齡說:“宰相關係國家安危,陛下用林甫為宰相,臣恐怕將來會成為宗廟社稷之憂。”
可皇帝根本就不聽他的。
張九齡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認為我這個人私慾太盛,缺乏公心。
像張九齡這種人,在我看來就是一介書生。他總是拿古代經典所標舉的道德理想來評判世人,也總想用書本中的理論來改造社會現實。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如果人人都按書本上的樣子來活,那這個世界早就是天堂了,還要官府幹什麼?還要軍隊、律法、監獄幹什麼?
所以,能否當宰相的關鍵根本不在於是否有私心,而是在於能否首先滿足皇帝的私心,其次是在自己的私心和滿朝文武的私心之間維持一種動態平衡,當然最後還要保證不出現天下大亂。
我認為宰相的職責不過如此。難道要天下人人爭當君子,滿街都是聖賢才算稱職嗎?!所以,就跟張九齡對我的看法一樣,我也認為他和裴耀卿不適合當宰相。
很顯然,像我們這種危情三人組是註定不會在同一片屋簷下共存共榮的。
總有人要走。可我知道——那絕對不是我。
開元二十四年冬天發生的三件事情,最終決定了我們各自的命運。
〖=BT(〗三〖=〗
第一件事是關於朔方節度使牛仙客的任命與封賞。
牛仙客當初在河西任職時,不但恪盡職守、節約用度,而且還使軍隊的武庫充實、器械精良。皇帝很賞識他的才幹,準備擢升他為尚書。而據我在宮中的眼線透露,如果不出現什麼意外,皇帝有讓他入相的想法。
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擠走張九齡和裴耀卿的機會。以我對張九齡的瞭解,我斷定他不會同意讓一個武夫進入帝國的權力中樞。因此我決定力挺牛仙客——像這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一旦入相也只能是我的應聲蟲。
果不其然,皇帝一提出來,張九齡馬上說:“不可以。尚書是古代納言官,唐有天下以來,只有前任宰輔並且名揚天下、有德行、有名望的人才能被任命。仙客早先只是一個節度使判官,現在突然位居樞要,臣恐怕有辱朝廷。”
皇帝說:“那麼只加實封可以吧?”
“不可以,”張九齡斬釘截鐵地說,“封爵是用來賞賜有功之臣。邊防將領充實武庫、修備兵器,是日常事務,不能稱為功勳。陛下要慰勉他的勤勞,可以賜給他金錢絲帛。要是分封爵位,恐怕不太妥當。”
。 想看書來
李林甫:無心睡眠(7)
皇帝無語。
張九齡退下後,我立即向皇帝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我說:“仙客有宰相之才,任尚書有何不可?!九齡是書生,不通大體!”
皇帝一看我投了贊成票,馬上轉怒為喜。於是第二天在朝會上又提了出來。張九齡還是和皇帝對著幹,堅決反對。我在一旁竊喜,知道今天有好戲看了。
只見皇帝勃然作色,厲聲說:“難道什麼事都由你做主嗎?”
張九齡一震,連忙跪地叩首,說:“陛下不察臣之愚昧,讓臣忝居相位;事有不妥,臣不敢不具實以陳!”
皇帝冷笑道:“你是嫌仙客出身寒微吧?可你自己又是什麼名門望族?!”
“臣是嶺外海邊孤陋微賤之人,比不上仙客生於中華,”張九齡說,“然而臣出入臺閣、掌理誥命有年,仙客邊隅小吏、目不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