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女人的直覺,莫妮卡覺得他還有別的女人。最後,她終於靠著她的第六感,撥通了一個洛杉磯的女孩的電話,整件事情水落石出。這個女孩比莫妮卡還小,還要天真,她相信布萊勒是在利用自己。在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後,這個姑娘火冒三丈,準備要找布萊勒算賬,還打算將事情一五一十全都告訴凱特。
莫妮卡立刻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她立刻打電話給布萊勒,並且安排兩人相見。1995年2月,當他們會面時,她用不容置疑的口氣指責了布萊勒的所作所為,聽到莫妮卡的話,他竟然“像個孩子”那樣哭了起來,求她寬恕自己,而且請她繼續幫自己的忙。他眼淚汪汪地對莫妮卡說,他在洛杉磯的那個女友年輕不懂事,假如她要把事情全都告訴他的妻子,那可就全完了,他甚至說,“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就只好自殺算了。”莫妮卡心亂如麻,她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我坐在那裡,心一點一點被他撕碎,我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欺騙我和他妻子。可是我在不停地問自己:‘我是愛安迪多一些,還是愛我自己多一些?’我的結論是我愛他甚過愛自己,我可以不顧自己的感受,但一定要讓他快樂。他就是這樣輕而易舉地利用了我。”
波特蘭的婚外情故事(5)
這樣會面的結果是,莫妮卡同意當布萊勒的說客,與那個洛杉磯的女孩談一次話。最後,莫妮卡成功地勸說那個還沒成年的小姑娘保守秘密。此時距離莫妮卡大學畢業只剩下三個月了,莫妮卡認為,她可以在這段最後的時光裡就像是一個“普通”朋友一樣,與布萊勒保持聯絡。不過,為了報復布萊勒,莫妮卡也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她竟然主動去和布萊勒的弟弟克里斯調情。可是,這起緋聞顯然並未讓布萊勒吃醋,他很瞭解自己弟弟的喜好,布萊勒說:“克里斯可不是我,他只喜歡那些高高瘦瘦的女人。”
現在回頭來看她與安迪·布萊勒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心理系學生莫妮卡這樣分析自己,“我其實是個很會騙自己的人,我一直試圖對自己說,我和所有人一樣,都在經歷著一段再正常不過的愛情,雖然事實並非如此,我依然可以不斷麻醉自己,讓自己妥協。”更為諷刺的是,莫妮卡本人可以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分析她的心態,明白痴戀的後果,可她卻始終無法抽身而出。心理系的教授們曾經讓學生們看過一部電影,杜魯福在1975年導演的電影《阿黛爾·雨果的故事》(譯者著:該片港譯名為《情淚種情花》),電影描述了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女兒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她走遍了半個世界,想要追隨一個男人,可是這個男人卻始終對她避之不及。阿黛爾痴戀而後瘋癲的故事,引起了莫妮卡強烈的共鳴,她覺得這段故事也是她本人情感故事的真實寫照,莫妮卡說,“這真是一部寓言般的電影。”
她的一個好友凱瑟琳·奧爾黛·戴維斯,始終是莫妮卡最好的聽眾,她在莫妮卡讀大學的最後一年與她關係非常要好,之後在莫妮卡與克林頓總統相戀時,也時常會聽到莫妮卡報告戀情的最新進展,她這樣分析莫妮卡的行為,“莫妮卡與布萊勒之間的關係,與她和總統之間的關係一樣,對她都極具傷害性。她老是和一個不可能屬於她的男人攪在一起,這使得她很難恢復一個正常女人的生活,擁有一段正常的感情。在某種程度上,她確實覺得自己不配被一個好男人愛上。莫妮卡是個很聰明的姑娘,她可以清醒地分析自己不一定應該做些什麼,可是她卻無法真的付諸行動。她自己辯解說,她不是世界上惟一一個遇到這種難題的女人,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的例子,聰明的女人,反而更容易做出愚蠢的抉擇。”
萊溫斯基式的錯誤,總在於她老是和一個不可能屬於她的男人攪在一起,其中包括她與總統的情感。她對於情郎的忠誠,證明了莫妮卡的品質,在她真正愛上了一個人以後,她會全然不顧自己的利益,一心一意保護對方。包括不惜為偷情者造假,即使在與總統事發後,她仍然試圖保護對方。她的母親影響了萊溫斯基的選擇:她將去白宮實習。
在所有的莫妮卡式的錯誤中,其中一個愚蠢的抉擇,差點就讓莫妮卡丟掉了大學文憑。做出這樣的抉擇,是源於她慷慨而仁慈的心,以及她近乎於偏執的忠誠,可是當她與總統的事情東窗事發時,人們再來看這個決定時,卻發現一切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這件事的原委是這樣的。莫妮卡與布萊勒之間面臨著一個所有偷情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布萊勒必須找到一個合理的藉口,這樣才能從家裡脫身去見莫妮卡。當他第一次去波特蘭時,莫妮卡就將他介紹給了路易斯和科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