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命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就不會消失。
2、要素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給全域性帶來放大很多倍的影響。
比如:空氣中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稍有變化,都會給人類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影響。
3、要素是事物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缺少了,事物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例如:如果沒有了陽光,一年內,人類將不復存在;如果沒有了水,一個月內,人類將全部回到天堂;如果沒有了空氣,一個小時內,人類就會滅亡;
反之,豬肉,很多人都喜歡吃,它是維持人類生命的元素之一。但健康長壽的人當中,一輩子沒有吃過豬肉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豬肉不是維繫人類生命的要素。
那麼,傳統作文理論認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是記敘文的六要素,是憑感覺得出的,還是有什麼理論根據推匯出來的?
其二、實際作文中,如果傳統的六要素理論成立,一篇六要素齊全的記敘文,應該是一篇基本結構不錯,起評分至少在百分制的75……80分的中檔文章;如果六要素不齊全,文章就會有重大缺陷,分數也不會過60。
實際結果卻不是這樣!
上節最後一個舉例:肖英的《記春節文藝晚會》,顯然就是按記敘文傳統六要素的要求去做的,其六要素一應俱全,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篇很難及格的文章。
某年,英國一機構舉辦記敘文徵文大賽,且要求語言簡潔、內容要涉及王室、宗教、性和神秘。大賽揭曉,獲得第一名的作文連標點符號都算在內,只有16個字,全文是:
“上帝啊,女王懷孕了,這是誰幹的?”
這篇16字的記敘文,傳統的六要素缺了三個:時間、地點、事情的經過,只有人物(上帝、女王、說話者)、事情的起因(女王懷孕了)和結果(大家想知道這是誰幹的)。可沒有人說這不是一篇好文章。
在這裡,不是號召大家都去寫十幾個字的作文,畢竟,中、高考對作文的字數有要求,但透過這兩篇文章反映出的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六要素齊全的文章有可能不及格,六要素不齊全的文章卻很精彩,如何解釋呢?
我們只能得到一個結論:傳統記敘文的六要素理論的確“似是而非”,看起來很正確,實際卻滿不是那麼回事。
也有的同學說:你這是在偷換概念。傳統六要素理論中的“要素”,不是現代科技定義的那種;傳統的“要素”不過是“普通構成元素”的意思,傳統六要素理論實際是說:記敘文是由“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個元素構成的。
是嗎?
即便是,這個“六元素構成理論”也不對!
06(中) 精彩典藏的無形世界(1)
如果你去商店買一雙鞋,買一瓶礦泉水,你覺得你購買的僅僅只是一雙鞋或一瓶水嗎?傳統的商業理念就是這麼認為的。
現代市場營銷的觀點認為: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顧客花錢買的是鞋和水,滿足的則是安全、舒適地行走和體內對飲水的渴求。所以,鞋和水僅僅只是產品構成的一部分………有形部分,而安全行走和解渴則是產品構成的另一部分………無形部分,無形部分雖然看不見,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但它常常是產品的核心。
物質社會的產品是這樣,精神世界的作品更是如此。
閱讀一篇記敘文,表面上,大家讀的是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局;實際感受到的卻是故事內容給我們的啟發和享受、矛盾衝突和情節編排帶給我們的刺激和愉悅。從這個角度,我們不難得到如下結論:
九個元素聯手 天下故事全有
記敘文的構成元素:記敘文的構成分為有形和無形兩個部分:有形部分: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局;無形部分:故事的主題點、矛盾衝突點、情節發展線;
任意找幾篇記敘文,上面的結論都可以得到驗證。下面我們就列了二篇:
呂大爹買帽記 葛聲燕
呂大爹是我的姥爺,抗戰前後,他是漢口的一個小財主,有點錢,但不修邊幅,很邋遢。那年春節,我舅舅要相親,姥爺決定給兒子添置一頂上好的帽子。
帽店管事的(相當於現在的領班)估摸著我姥爺的裝扮,自然給他看便宜的帽子。一頂、二頂、三頂。。。,沒有姥爺相得中的。管事的煩了:“就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