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故國行吟 作者:京文

找來的第一個人是呂文煥,文天祥見這個無恥的降將更是怒火中燒,斥責他是亂賊。呂文煥到也不知其恥,居然辯解說自己北降是因為當年守了襄陽六年朝廷都沒有提供一點援救,憑什麼說他是亂賊。文天祥斥責他說:“力窮援絕,死可以報國,可也。汝愛身惜妻,既負國又愧家聲,今合族為逆,萬世之賊臣也!”這個呂文煥還有個侄子,叫呂師孟,站在一旁看自己的叔叔被文天祥斥責得無話可說,想起了之前文天祥在臨安勤王時,為什麼上疏要殺了自己,反而無能的朝廷不理會——反問到:“丞相上疏欲見殺,何為不殺取師孟?”

呂師孟的這種語氣激怒了文天祥,他呵斥到:“汝叔侄皆降北,不滅汝族,是本朝之失刑也,更敢有面皮來做朝士?予實恨不殺汝叔侄。汝叔侄能殺我,我為大宋忠臣,正是汝叔侄周全我,我又不怕!”

呂氏叔侄被罵的一文不值,面如土色。元將伯顏聽了負責看守文天祥的軍官說了呂氏叔侄被譏諷的經過,對文天祥更加敬佩,心裡也暗暗地覺得他罵得好,變了氣節的將領在哪一方其實也都是被看不起的。但勸降還是得繼續,文天祥也知道,這次似乎很難再走出元營了。

文天祥有些後悔,後悔出了臨安來到元營,他到不是畏死,而是自己被拘,朝中的事無人收拾,而且象吳堅、賈慶餘、謝堂這些人已正式向伯顏乞降,再者自己率領的幾萬勤王軍隊也需要自己去指揮。伯顏是何等機敏的人,他也早看到了文天祥的那支隊伍,趕緊想辦法把這支勤王軍隊給遣散了。

南宋德佑二年二月初七,這個時候南宋已經正式投降。既然投降了,那麼總要派些臣工去忽必烈那裡朝謁一下,伯顏把這個意思讓人轉告給謝太后。無能的謝太后就派了左臣相吳堅、右臣相賈餘慶、樞密使謝堂、參政家鉉翁等人組成了祈請使。其中吳堅想以年紀大了,體弱多病為由求免,結果還是沒被允許。文天祥本不在祈請使一列中,但是伯顏看中了他的才華,準備一起帶他北去。文天祥作為南宋大臣肯定是不願意這樣北去的,所以他在一封給家人的書信中表###跡,要是真被虜去,就自殺殉國。好友家鉉翁勸他說,這樣死,不如等有朝一日機會來了報效國家。在這支祈請使隊伍裡,只有家鉉翁是真正地為趙氏王朝祈請,如果忽必烈還好說話的話,家鉉翁希望能說服他,這也就為南宋朝廷存了一線希望。文天祥還是相信老友家鉉翁的,於是硬著頭皮隨著這支祈請使的隊伍北上。

南方的嘆息(2)

文天祥隨從中有這麼一人,名叫杜滸。這個人讓文天祥也十分地感動,文天祥還記得前些日子,幕府中的很多賓客都支援和主張文天祥赴元營來談判,只有杜滸竭力反對,結果反被一些賓客趕出了文府。現在文天祥要負辱北上了,樹倒猢猻散,昔日的門客全都紛紛離開了他,只有杜滸一人毅然決然地留在了他身邊。

二月十日的晚上,船泊於謝村。文天祥差一點有機會逃脫,祈請使中的那個名叫賈餘慶的南宋官員,是鐵了心地想降伏於蒙古朝廷,他向伯顏告密獻計說,到了北方把文天祥囚禁到沙漠中去,這樣你文天祥就不能胡思亂想了。伯顏為了防止文天祥在謝村乘泊船之機逃跑,於是又把他押解到另一艘小船上。賈餘慶還是放心不下,無恥地讓伯顏看管得更緊些。這樣下來,自然不得逃脫。另外的一個叫謝堂的小人,居然也向伯顏獻媚,送了不少金銀,乞求能否同意他再北上,伯顏見錢眼開,將他放了回去。

第二天,船到了平江府,也就是蘇州。當初蘇州還沒被元軍侵佔時,文天祥還做過蘇州的知州。只是在危急關頭,朝廷突然命他棄平江而去保獨松關,剛率兵南去勤王,平江府的軟弱官吏就獻城投降了,文天祥想起這事就不免心酸傷感起來。岸上的百姓無不痛哭流涕,他們都知道船上有他們景仰的好臣相。想到這,文天祥萬感交集:

樓臺俯舟楫,城郭滿干戈。

故吏歸心少,遺民出涕多。

鴆居無鵲在,魚網有鴻過。

使遂睢陽志,安危今若何?

…《指南錄·平江府》

文天祥確實很後悔自己沒有下決心留下來守城,要是當初能效仿唐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城一樣,今天的平江府也不可能此翻衰敗景象了,他黯然落淚,覺得有負黎民。元軍見文天祥的到來,居然激起這樣大的反應,生怕生出亂子,押送祈請使的船隻在平江的河道里停泊了一個時辰就解纜而去。

十天之後的二月二十九日,船隊到了鎮江。鎮江是萬里長江和京杭運河的交匯點,隔江又與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