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目的。
就這樣,怡親王和肅順一同去見了皇帝。奄奄一息的咸豐躺在床榻上,距離死亡已經不遠了。“請您下令讓我們來攝政吧!”他們直接表明了求見皇上的意圖。
咸豐搖搖頭表示拒絕。
怡親王一看頓時心生怯意,躑躅不前,甚至企圖臨陣脫逃。但是,肅順慫恿他繼續上陣。
“您就讓我們當攝政王吧!”肅順他倆繼續懇求著。
誰也沒有想到,他們策劃謀害太子和太子母親的密談,竟然被李蓮英聽到了。而且,李蓮英把這情況告訴了滿懷愁緒、憂思難卻的榮祿。
慈禧雖然沒有聽到密談,但也知道怡親王和肅順是她的兩個勁敵。宮廷裡飛長流短不絕於耳。肅順曾經公然說過:慈禧美豔超群,且聰明絕倫,不宜於做咸豐的妃子。因為,美貌和聰明集於一人之身,必將產生不可設想的後果。眼看皇帝命懸一線,慈禧也在不斷活動,以期鞏固自己的地位。
她深思熟慮之後,帶著6歲的同治去面見咸豐。
她立在御榻之側,默默注視著這個羸弱之軀,幾年前正是榻上這個人給她帶來了耀眼的光芒。
“是不是讓您的兒子同治繼承您的皇位?”她小心地問。
肅順和怡親王想當攝政王,但是未能如願以償。聽說慈禧到來,他們就匆匆從皇帝面前退出。對於慈禧的詢問,咸豐還是猶豫不決。
“是不是讓您的兒子繼承您的皇位?”慈禧繼續輕聲地問。
咸豐微微頷首,幾乎使人難以覺察,因為他那時已經氣若游絲了。
慈禧一貫深信抓住時機十分重要,這一信念在她未來的歲月裡使她受益無窮。她立即派文書太監把事先擬好的遺詔拿來讓皇帝簽字。遺詔中提到了攝政者的問題,因為同治還是個小孩,所以必須有一個或幾個攝政者。遺詔裡,慈禧和慈安被指定為攝政者。
不久,不幸終於擇日而降。咸豐,在臨朝執政的第十一年,終於撒手人寰。中國皇帝的寶座暫時失去了主人。咸豐的遺體被送到大殿停放以供憑弔。大殿四面的牆壁高不可測,幾乎擋住了所有的陽光,整個建築陰森恐怖,彷彿就是一個大地窖。
停屍房內嚴禁一般人隨便進入。咸豐的遺體被安置在長長的棺材架上,旁邊的蠟燭閃爍不定。整個避暑山莊所到之處都在竊竊私議,有的在懷疑,有的在猜測會發生一些新奇的事情;有的在惶恐,有的在秘密策劃著可怕的陰謀。大殿裡則一片肅靜,皇帝的遺體無聲息地陳列著,蠟燭一直閃爍不定,一隻大鐘在房間的一角不停地滴滴答答地悲鳴著。大殿外,也有幾隻大鐘在滴答哀鳴,似乎與棺材旁那隻大鐘的肅穆節奏相互應和。
到必須釋出訃告的時候了。咸豐皇帝駕崩,全國都要誌哀。皇帝的遺體準備等候吉日護送回京城。肅順和怡親王走到慈禧跟前。他們是來向太子的母親表示敬意的,但是這種敬意不乏嘲弄之意。他們表面的禮儀掩蓋不了他們內心對這位皇妃的厭惡甚至憎恨。 。。
十一、駕崩熱河山莊(3)
“我們是大清皇帝的攝政者,”他們一本正經地對她說,“咸豐皇帝臨終前,口頭授命我們攝政。”
慈禧看看慈安,慈安也回看了她一眼,臉上露出慶幸的表情。她對這意料之外的事情一無所知,但是這件事如果能剝奪慈禧在宮中的權力,那她是萬分高興而求之不得的。雖然咸豐已駕崩,但是她對慈禧的仇恨卻是與日俱增。慈禧看到慈安臉上的表情,就明白了她不可能從她那裡得到任何幫助;她必須依靠自己;她必須保護她兒子的利益,而且必須實現咸豐的最後遺願。她懷疑肅順和怡親王是撒了彌天大謊,但是她又沒有辦法來證明他們的謊言。咸豐也可能有過口頭旨意,也可能指定肅順和怡親王攝政,因為臨終前他已經神志不清了。
慈禧遲疑了一會兒,想到他倆的可怕居心不禁憂心如焚,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還好,由她引導皇帝親筆簽署的詔書已經準備好了。
“我手裡有皇上最後的詔書,”她努力控制住自己,轉而平靜地說,“先帝的詔書指明由他的兒子繼承皇位。我是他的母親,慈安是皇后,所以,在同治年幼的時候,由我倆攝政!”
怡親王臉上頓時懊喪十足,原來以為他可能成為攝政王,而讓肅順當他的寵臣。他不知道,這實際等於把肅順放到攝政者的地位,相當於讓肅順攝政,因為怡親王實在是個毫無能力可言之人。此刻,他望著肅順,期待著他的指示。這一紙詔書的出現,似乎表明慈禧洞悉了肅順和怡親王的陰謀,否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