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著牟佳輕手輕腳上了樓。她家住在三樓,還好不算高。看著一樓裂開的牆壁,她也沒顧多想,徑直朝樓上走去。走到二樓拐角處時,腳下樓梯的一道深深的裂縫讓她本能地顫抖了一下,很快她和牟佳到了自家門口。進門後她快速地收拾必需品。“牟佳,你把冰箱裡的吃的全部拿出來,桌上有口袋。”她一邊吩咐牟佳,一邊飛快地開啟衣櫃,想著自己的哪些衣服女生可以穿,哪些老公的衣服男生可以穿。然後將它們一股腦兒塞進一個大編織口袋裡。“孫老師,雞蛋怎麼辦啊?”聽到牟佳在叫她,將編織口袋放在地上,她快速走到廚房。拿來一個盒子,開始幫忙裝雞蛋。正在這時,窗戶又“嚓嚓”響起來,可怕的餘震又來了。“啊!牟佳,快,到廁所去。”孫老師拉著牟佳就往廁所跑,差點扔掉手中的雞蛋盒子。“哈哈哈,孫老師,你太膽小了,沒事。你看,又過了。”牟佳笑了,孫老師也笑了。“對了,笑笑,我們不怕啊,你看你笑起來酒窩那麼漂亮,要經常笑啊!”牟佳對孫老師笑著說。然後她們又小心翼翼走出去關上了門。“我們像小偷一樣,哈哈哈!”到了寬敞的空地上,孫老師舒了口氣笑著對牟佳說。然後她們提著臘肉、香腸、雞蛋、洗髮水、洗衣粉和衣服去街上看哪裡有賣東西的,可別忘了給女生們買“那個”。
隨後的日子裡,不斷有家長來把自己的孩子接走,剩下的孩子心裡開始焦急和不安,孫娟老師一直堅守在學校裡陪伴剩下的學生,為他們洗衣服,和他們談心講故事,讓學生不再害怕和擔心。其實,在孫老師的心裡何嘗又沒有擔心和焦慮呢,愛人到地震最重最危險的地方去救災,一直沒有訊息。父母在山上搭的簡易帳篷裡,爸爸在地震後血壓一下升到了210。她把擔心和焦慮都埋在心底,面對學生她總是那麼輕鬆,因為她要給學生不再害怕的信心和勇氣。直到班上最後一個學生被安全交給家長,她才和丈夫聯絡上,痛快地哭了出來。
因為災區的條件和環境極為惡劣,加之餘震不斷,危險隨時都會發生,經過上級的安排,災區的學生要提前開學並轉移到異地去復學。此項任務工作量的重大和任務的艱鉅可想而知,但威州中學的老師們沒有怕,他們服從上級安排,沒有任何怨言地投入到了異地復學的工作中。孫娟老師在北校區陪守完學生後也轉移到了都江堰和家人團聚,但在接到學校通知要組織學生進行轉移異地復學後,她和年級的梁孝嵐、羅宏老師毅然冒著危險坐了15小時的長途車回到汶川,雖然一路顛簸和暈車,但他們第二天一早又開始組織學生坐上了去異地復學的班車……
萬木連成茂密的森林,滴水匯成浩瀚的大海,正是像孫娟、梁孝嵐、羅宏等威州中學許許多多老師們這樣,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感天動地,他們只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儘自己微薄的力量共同在災難中築起了一道為人師者浩蕩的人間真情之風帆,用他們可敬的師德,讓遠離父母的孩子在恐怖的災難中有了避風的港灣,讓正在成長的學生上了一堂一生中永遠難忘的課,讓他們在短時間學會了堅強、學會了自立、學會了做人。
“無論你走得有多遠,你永遠是威州中學走出去的學生,無論你在哪裡,在災難的時候我們永遠在一起。”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老師默默奉獻,威州中學在災難中挺起了不屈的脊樑;因為有了威州中學廣大師生緊密的團結,他們凝聚了抗震救災無窮的力量,威中兒女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巨大進步為補償的。”從情理上來說,我們不願意以巨大的災難為代價來換取巨大的進步,但災難已經發生了,我們只能理性面對。堅強的威中老師,堅強的威中學生,堅強的威中人,已經在災難面前昂起了頭,相信在災難中崛起的威州中學在這片苦難但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定能樹起一面屹立不倒的更加鮮豔輝煌的旗幟。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威中,當地震來臨的時候
李曉燕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天災就這樣來臨了。
那一刻,山崩地裂;那一刻,多少撕心裂肺的叫喊響徹汶川上空。
自救
威中校園裡,在教室裡,所有準備上課的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短短的幾十秒鐘之內一個接一個地衝出了教學樓,有序並迅速;在操場上,幾位體育老師使勁吹著口哨,值周的老師扯著嗓子拼命對所有同學喊著:“快到操場中間去,快到操場中間去……”
待同學和老師衝到操場時,一陣沙塵風滾滾襲來,世界突然變成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