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彷彿成了一個密閉空間。泥沙迅速矇蔽了大家的眼睛,同學們第一次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和災難的可怕。一些膽小的女生嚶嚶哭泣起來。但大家都沒有選擇放棄,沒有選擇坐以待斃。各班的同學和老師在黑暗中清點著本班學生人數,尋找著本班的同學。待視野逐漸清晰,一些同學便脫下校服並衝到操場前的池塘裡打溼,然後給老師、同學輪流擦臉。校長、所有的老師都在招呼著學生們,安慰著哭泣的女生們,一刻也不曾離開。各班立刻清點人數上報,全校3000多師生無一人傷亡!老師們放心了,同學們笑了,哭喊著跑到學校找孩子的家長們笑了……
待形勢較為穩定,學校便組織全校師生向姜維城山上轉移,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迅速地登上了姜維城山。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震感沒有之前猛烈了。大地也逐漸安靜下來。師生們撤回到學校時,已是黃昏,夕陽已被層層疊疊的黑雲遮蔽。災難,竟如此可怕,大家看到操場上一層層的灰泥和雖然沒有倒塌卻殘破不堪的教學樓、宿舍樓等,都呆了……
天,更黑了;雨,更大了;氣溫,更低了。一些同學被趕來的家長接走了,而另一些同學則在原地背靠背站著取暖並互相打氣。縣裡緊急送來農用塑膠薄膜,讓同學們用手舉著遮雨,但學生們還是冷得瑟瑟發抖。老師看到同學們的樣子,終於忍不住了,冒著生命危險衝到宿舍樓裡為同學們槍來一床床棉被,到自己家裡翻出僅有的水和食品全部分給學生。老師們卻在雨地裡淋著、餓著,還要安慰、照顧同學們,一刻都沒休息。就這樣,我們過了第一晚。
第二、三天,天氣更惡劣,雨更大。飢餓和寒冷侵襲著老師和同學們,大家都是蒼白的臉和發紫的唇。老師們搶出食堂裡的糧食為學生熬粥喝,為學生們建臨時廁所,為學生們埋糞便,為學生們搭帳篷,為學生們做心理疏導,為學生們……學生常說:“有老師在,我們不怕。” 在那期間,平時很調皮的男生像變了個人似的,勇敢地揹著老師到教室裡搬出桌凳,搶出大家的洗漱用具,幫忙搭帳篷,照顧女生,主動承擔打飯、打水任務。而女生們則主動承擔打掃清潔衛生和洗碗的任務。還有那些被家長接回家的本縣學生,隨時都為班上的同學和老師送來食品、水和藥。我感動著,我感覺到師生間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師生間的感情是如此之深。我後來得知,那些被家長接回家的外縣學生們及家長們,他們在網上用各種方法告訴我的親人和朋友們:“請放心,李老師、威中師生無一人傷亡,很安全。”
大愛
第四、五天……政府的救濟糧到了,通往汶川縣城的路搶修通了,解放軍來了,敬愛的*來了,志願者來了,全國各地的救災物資也到了。我們有可口的食品和水了!我們有藥品了!我們有帳篷了!我們將要住進廣東人民給我們搭建的愛心板房了!師生們倍感溫暖、倍感振奮。
5月25日,我班剩下的學生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全部被轉移到成都去了。當得到他們順利到達的訊息後,我和其他老師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下。而放心後,卻又湧起一番不捨。想起與我的學生共同度過的地震前的那600多天,我想他們;想起與我的學生共同度過的地震中的那10多天,我捨不得跟他們分開。
感恩
7月7日,在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關心下,在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愛中,我和我的學生又聚在了一起,聚在了龍泉陽光城。我們相擁,彼此問候,喜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既然都好好地活著,那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眼前的一切呢?
站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住在舒適的酒店裡,穿著暖和的冬衣,用著各地愛心人士送來的愛心物資,我的心情不能平靜。社會給了我們那麼多,有愛、有溫暖、有感動……我們更應該在珍惜的同時,懷揣一顆感恩之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醒自己履行職責,樂於奉獻。以此來回報祖國,回報社會。
特殊光源(1)
陳建英
死神來臨時
2008年5月12日又是星期一。星期一這天她的工作量特別重,上午有3節課,下午要坐班,晚上還有4節自習,要到夜裡10點多才能回家休息。為此她要求自己必須做到兩點:午飯吃好一點,午飯後小憩一會兒。第三節課下後,她以最快的速度去買了菜做了飯,不到1點鐘已躺在沙發上休息了。一陣清脆的鈴聲將她從睡夢中喚醒。她迷迷糊糊地摸過手機又迷迷糊糊地問了一聲:“喂?”“最近過得好嗎?”朋友的聲音如夏日裡的涼風清亮了她的心也吹開了她的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