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這裡混了。此時李平等人雖然對鄧浩楠禮遇有加,全賴鄧浩楠會他們所不會的。按照這些海盜家族的規矩,外人始終不能全信,安排他們自己人來學習鄧浩楠的技術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一鍋硝料很快熬好,工人們將其倒入磁翁內。只見泥沫沉底,淨硝居中,鹽鹼水浮於其上。
鄧浩楠指著磁翁說道:“為了令其化學反應充分,須得放置兩三日才行。放置的越久,得到的硝石越純。”
古代提存硝石的技術落後,化學雜質太多,無法像後世那般短時間完成反應,只能多放些時日來彌補了。不過,鄧浩楠暗自做了手腳,誤導工人們認為放置越久越好,實則不然,放久了自然要變質的,其中火候把握,只有鄧浩楠自己心中清楚。
接著鄧浩楠又說道:“這種提存出來的硝石,須得在二、三、八、九幾個月份當中,放在太陽下晾曬,其他炎熱和嚴寒的時間都不適宜。”
楊虎大大咧咧的一根筋,不明白其中緣由,當下問道:“我們海船出航,每時每刻都要準備應對朝廷、洋人以及其他海盜的威脅,火藥消耗甚劇。如此製造火藥,還受季節約束,浩南須得想辦法解決才是!”
顯然,李平和顏思雨也十分關注這個問題。若是受季節影響,自然影響他們的海盜出勤活動。後者問道:“浩南你可有什麼辦法解決?”
見顏思雨問起,鄧浩楠不好隱瞞,只好說道:“也不是沒有辦法!如欲急用,夏天放在井中,冬天放在溫炕上,讓其自然風乾即可!”
李平和楊虎都鬆了口氣,心想:這鄧浩楠卻是精明的緊,原本他們心底下確實在考慮找人學習鄧浩楠的技術,然後在慢慢取代他。畢竟不是自己貼心可靠的人,他們可是信不過。如今看到鄧浩楠對自己的技術比較小心謹慎,當下只好暫時先放棄心中的念頭,還得指望著鄧浩楠幫他們渡過眼下難關。
此時,顏思雨方才感覺出鄧浩楠對他自己技術的一絲隱瞞,當下白了他一眼,卻並沒有責怪的意思。接著說道:“眼下咱們二十八兄弟聯盟實力不足,又過於分散,應付朝廷水師已經顯得吃力。如今,紅毛夷人(荷蘭)侵佔了東番島西南部,先在大員建臺灣城(荷人稱熱蘭遮城),後又在赤嵌地區建赤嵌城(荷人稱普羅文查城)等城堡,作為軍事侵略統治據點,並使用武力鎮壓高山族,燒燬村莊。而甘臘絲人(西班牙)在東番北部雞籠(基隆)、淡水修建城堡,奪佔了東番的西南部和北部。我們聯盟在北港的基業受到嚴重的威脅,此時我們面對內憂外患,我希望大家能夠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這話是對李平和楊虎說的,內憂是指鄭一官,外患是隻朝廷和洋人,二人聽罷急忙點頭稱是。接著顏思雨又對鄧浩楠說道:“鄧公子大才,吾等已經見識過了。鄧公子的父親也是追隨家兄起家的功臣,鄧公子也算是咱們二十八兄弟聯盟的人了,以後當以兄弟相待!還望鄧公子能夠多多改進火藥技術,為聯盟造出遠勝於朝廷和洋人的火器來!”
顏思雨的話無疑是給鄧浩楠正名了,讓鄧浩楠成為名副其實的海盜一份子,這樣其他人便不能向對待外人一樣對待鄧浩楠了,也算是變相的給鄧浩楠提供了保護傘。
鄧浩楠忙道:“敢不效命!”
顏思雨滿意的點點頭,接著鄧浩楠又帶著幾人巡視硫磺、木炭等組的工作情況,同樣根據工人們現有的製作工藝進行現代科學規劃和指導,引得眾工匠們的熱烈稱讚。
硫磺的提存方法相對成熟,主要因為磺礦開採的較早,成分也比較單一。生磺中含有不少的沙石,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人工揀去沙粒。然後按照每十斤牛油,一斤麻油的比例,倒入有耳的廣口鐵鍋內。用油將鍋內蕩過,使鍋不沾磺。再把倒細的磺慢慢倒入鍋內,用大木掀連續不斷的攪和鍋底。
這些工人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質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化學反應的,尤其是硫磺在熬製的時候,不能有任何停頓,否則單質硫就會變成化合物硫了。不過,這點鄧浩楠同樣沒有直說,只是命令攪拌工人不能偷懶,否則扣工資。而這種說法,顯然矇騙過去了一直跟在他左右“偷師”的助手李立。
磺融開後,隨時用極細的笊籬將渣滓汙垢撈出。這時,鄧浩楠發現盛磺的鍋下面使用的還是木材。暗道:這磺最怕火焰汙染,用木材起火,火苗很容易竄進鍋內,導致硫不純。當下說道:“將木材換成炭火!”
李立急忙說道:“不瞞公子,咱們南方本就少煤炭,這個用木材有何不妥嗎?”
鄧浩楠看了一眼李立,對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