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壬辰戰爭才結束不過三十多年,德川幕府三十多年前對朝鮮的侵略,給朝鮮老百姓來了災難,朝鮮人對日本人的痛恨依然強烈。
基於這一點,帝國政府在朝鮮都護府進行了大量的動員工作。比如對朝鮮人許諾,如果當兵可以得到高薪俸、高福利,參與對日作戰,福利加倍,掠奪的財富七成歸自己,功勳卓著者可以在日本得到大量的土地,甚至是封地。
這樣一來,朝鮮人不管是出於對日本人的仇恨還是出於對利益的追逐,都踴躍參軍。
神武八年二月,中華帝國即徵召了二十萬朝鮮僕從軍出征日本和秘魯後,再次徵召了三十萬人投入對日殖民戰爭中去。
二月七日,中華帝國陸軍部將三十萬朝鮮軍,以及之前抵達平戶的十萬朝鮮僕從軍統一進行整編,編成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第五十一集團軍群,正式將朝鮮僕從軍列入中華帝國皇家陸軍戰鬥序列,使得朝鮮軍隊不再有被漢人排斥感,地位的提升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對日作戰當中,將會越戰越勇。
雖然朝鮮僕從軍被編為帝國皇家陸軍第五十一集團軍群,但是在漢人軍隊看來,他們依然只是高等級的炮灰而已。這從授予他們的番號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被編成第五十一集團軍群,因為前五十個集團軍群的番號只能屬於中華帝國漢人軍隊所有。
第五十一集團軍群,下轄五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五個軍,每軍兩萬人,編成二十個千人隊。從兵力配置上就可以看出來,朝鮮軍使用的還是冷兵器。每軍包括一個騎兵萬人隊,一個步兵萬人隊,騎兵裝備蒙古馬和一等軍刀,沒有盔甲套裝,屬輕騎兵範疇。步兵萬人隊使用長矛、刀盾等武器作戰。
五十一集團軍群標準配備五十萬人,千人隊以下軍官由朝鮮人自己擔任,千人隊以上正職軍官由漢族人擔任,副職由朝鮮人擔任。
五十一集團軍群中四個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105集團軍遠調夏威夷都護府,組成對秘魯作戰的殖民軍。
赴日作戰的四十萬朝鮮軍成為入侵日本的急先鋒,朝鮮都護府的社會矛盾很快轉移到了對日作戰上去,家家戶戶盼望著兒子和丈夫能夠在日本獲得軍工和封地。
生活有了盼頭,朝鮮人便忘記了曾經的朝鮮王國,把自己當做中華帝國大家族的一份子。
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目前只有三個集團軍群,分別是漢族人組成的第一集團軍群,朝鮮族組成的五十一集團軍群,以及東南亞殖民地土著組成的五十二集團軍群。
跨度非常大,除了中間的番號作為預留之外,更是對外形成一種強大的威懾訊號。讓外國人看到中華帝國派出的軍隊已經排號到了五十二集團軍群,可想而知中華帝國境內本土上還有五十個強大的集團軍群。
這種威懾力會讓敵國感到巨大的軍事壓力。
當然,軍事上總是這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就好比當年紅軍第一個成立的方面軍是紅二方面軍一樣,給國民黨造成紅軍還有一個強大的紅一方面軍的假象,僅此而已。
不過,對於中華帝國皇家陸軍來說,帝國陸軍的第一集團軍群只有四十萬人。這都是因為帝國政府不想讓軍隊拖累經濟復甦而設定的帝**隊總量維持在五十萬常備軍上面。
第一集團軍群下轄五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十萬人,下轄五個軍、十個師。步兵師從第一步兵師到第二十步兵師,騎兵師從第一騎兵師到第三十騎兵師。每個軍標註組成兩個步兵師和三個騎兵師,根據戰爭態勢不同,集團軍群內可以進行協調安排,組成純步兵集團軍,也可以組成純騎兵集團軍。
五十萬常備軍不包括皇家禁衛軍和皇家御林軍,皇家禁衛軍只駐紮京畿地區,負責保護北京城,總兵力八萬人,其中步兵師五萬人,編為禁衛第一師至第五師。騎兵三萬人,編為禁衛第一騎兵師、禁衛第二騎兵師和禁衛第三騎兵師。
御林軍兩萬人,守衛皇城、皇宮,清一色重騎兵,裝飾、裝備豪華,非戰鬥部隊,編為御林軍第一騎兵師和第二騎兵師。
禁衛軍和御林軍總兵力十萬人,直屬皇帝指揮。但實際上皇帝只呼叫御林軍,而禁衛軍由國防部代皇帝指揮。
禁衛軍和御林軍都不屬於一線戰鬥部隊,兩軍裝備豪華,觀賞性大於實戰性。雖然不是一線戰鬥部隊,但是官兵的戰鬥素質並不低,不屬於花拳繡腿型。
當然,這是在神武大帝的督促下才有這種效果的,至於將來神武大帝的後代皇帝們,他們時代的京軍戰鬥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隨著美洲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