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2 / 4)

小說:海上馬車伕 作者:沸點123

戰爭、南亞殖民戰爭、對日殖民戰爭的爆發,以及北非埃及蘇伊士運河的潛在戰爭接踵而至,帝國政府不得不修改法律,臨時增加常備軍數量,以應對當前的戰爭需要。

內閣對於軍方的擴軍呼聲雖然不是很樂意,但是考慮到帝國從海外掠奪回來的鉅額財富,為了維護這些財富源源不斷的供應帝國發展所需,內閣不得不從帝國金庫的金山銀山當中,擠出一些經費來進行擴軍。

此時,帝**隊一線戰鬥序列中,皇家海軍佔了十萬,更新最快皇家陸軍只有四十萬。朝鮮族的五十萬軍隊已經被冠名皇家陸軍第五十一集團軍群,因此內閣為了維持漢族軍隊的絕對數量和質量優勢,不得不給皇家陸軍增加了一個集團軍群,皇家陸軍第二集團軍群就此誕生,兵力五十萬。

因為重灌戰馬數量不足,蒙古戰馬優先供應五十一集團軍群和五十二集團軍群,所以第二集團軍群以步兵師為主。包括三十五個步兵師和十五個騎兵師。

陸軍常備軍從五十萬增加到了一百萬,海軍同樣也要增加,從現有的十萬編制增加到了二十萬編制。不過海軍編制受戰艦建造速度和數量影響,加上海軍要求遠高於陸軍兵種,考核嚴格,因此海軍人數編制一直不滿員。

神武八年的中華帝國,資金和物資已經達到了相當規模,因此總參謀部對於軍隊指揮官、士兵的素質要求十分高。

除了入伍第一天必須熟練背誦黃帝訓令,並對著國旗發誓效忠皇室和帝國之外,軍官必須是帝國各個軍校學習的合格畢業生,以及經過多年的軍旅生活,或者有著實戰經驗的現役軍官和士兵中選拔。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除了體質合格外,必須有戶籍所在地政府出具的有效證明,無不良嗜好,不良信仰,新兵入伍三個月內進行基礎佇列和條令訓練,再經過半年的政治洗腦,使其成為和軍官們一樣對帝國皇帝絕對效忠的力量,然後才能成為列兵到正規軍中服役。

嚴格的選拔制度,使得帝**隊的戰鬥力強大,單一的效忠皇室思想,使得軍隊凝聚力空前,加上國民對神武大帝特有的個人崇拜,一切都顯得那麼的順理成章。

帝國政府文武百官們都奉行一個原則,那就是上智下愚的基本國策。然而,鄧浩楠認為那不是長遠之計,想要讓皇室永遠在帝國記憶體在,就必須向後世的英國和日本那樣奉行君主立憲制度。

好在中國不缺乏這個基礎,從宋朝開始,君臣的關係就已經接近君主立憲制了,到了明朝中後期,這種制度已經事實上存在並被明朝的官僚集團所接受。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依然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

鄧浩楠自然要為了他的後代著想,但他並不急於一時,他有著大把的時間。因此他希望在他的長期執政期間,慢慢的,利用他個人的影響力逐步的推進君主立憲制改革。

鄧浩楠希望開啟民智,文武百官們希望上智下愚,這個衝突需要慢慢調節,否則就會釀成大禍,像英國的內戰一樣。為此,鄧浩楠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所有的教育機構範圍內,在所有的書籍上,都專門找來一大群文筆出眾的文人,讓他們在制定教學教材資料的同時,將忠君愛國的思想強化、深化,使得帝國國民從小到大所有接觸過的政治、軍事、文化思想上面,第一條思想便是“忠於皇室熱愛祖國”八個字。就好比後世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八個字一樣。

這種折中的辦法獲得了文武百官們的認可,使得在國家維穩教育方面避免了直接衝突。

忠於皇室,熱愛祖國的八字信條,在神武大帝的個人崇拜風潮中被帝國國民所接受,並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即使到了後世皇權消失的時代裡,中華帝國的皇室依然是帝國的精神和榮譽的象徵。

全國徵兵工作緊張有序的進行著,五十萬軍隊的徵召工作並不順利,因為帝國傳統的老百姓並不喜歡戰爭,尤其是到海外進行殖民戰爭。傳統的思想讓老百姓的孩子們不能離開父母到萬里之外打仗,死了屍體都運不會來。這樣的思想是相當普遍的,加上帝國政府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老百姓在家生產或者到殖民地去當地主,都比在軍隊裡強。

況且,軍隊招兵條件苛刻等原因,造成帝國政府的徵兵工作進行了好幾個月,卻只有可憐的十一萬左右的合格國民參軍。

紫禁城御書房內,鄧浩楠看著兵部送上來的報告,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三個多月了,只有十一萬人入伍”

鄧浩楠的話說的很淡,很輕,但是到了林風等人的耳朵裡,分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