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2 / 4)

小說:海上馬車伕 作者:沸點123

四萬噸優質鋼鐵,一年建造二十艘的計劃無法完成。同時,帝國用鋼消耗極大,陸軍部對外殖民戰爭需要龐大的鋼鐵用來支撐武器製造。

而帝國其他行業也呈現出對鋼鐵的需求,雖然個體需求額度不高,但帝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各行各業用鋼的數量積少成多,匯聚到一起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因而,帝國鍊鋼企業實際上無法滿足帝國的鋼鐵需求。而帝國出於對武器級鋼鐵的技術保密,使得民間無法煉出武器級精鋼,只能冶煉生鐵和熟鐵,少數鐵匠個體能夠手工冶煉少量的精鋼。

精鋼無法滿足帝國需求,為此特勤艦隊司令部只能每年完成五艘快速通訊艦,分作四年全部完成二十艘通訊艦的建造。

至神武六年,首批五艘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完工,並交由特勤艦隊服役,加上原來的海麻雀號,總共五艘,分別被編為海麻雀1號至6號。

雖然只有六艘快速通訊艦,但是特勤艦隊將其派遣到全球主要大洋進行情報收集,效果還是不錯。海麻雀級通訊艦從亞洲天津衛出發到歐洲英國倫敦,只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時間,這個時間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帝國的情報傳遞了。其他國家想要了解東方的中華帝國發生了什麼事情,訊息要滯後一年多時間,但中華帝國卻可以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知道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

這個時間差對於中華帝國進行戰略部署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佔據了先機。

……

從海麻雀一號抵達歐洲的那一天開始,中華帝國的這款快速通訊艦便在歐洲人的眼中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起中華帝國在東方的神秘性,比起中華帝國海軍巡航艦艦隊在全球海洋上出現,之前的都不如這款快速通訊艦給歐洲人的震撼強烈。

從倫敦到北京從以前的一年以上,到現在只需要一百天時間,這種震撼是難以語表的。同時,東方特有的飛剪式艦首,高幹舷、長線條鋼殼船體給歐洲人的視覺衝擊和艦船理論更是強烈的。

在這之前,歐洲人根本不相信用鋼鐵造出來的艦船能夠浮在水上。當看到海麻雀號時,給他們的思想打擊就好比伽利略抨擊哥白尼一樣,在歐洲航海界掀起驚天波瀾。

歐洲各國,尤其是沿海國家,都在第一時間對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產生了興趣。

然而,海麻雀號是隸屬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的,不是哪個國家的人都能上前瞻仰的。除了跟中華帝國關係好的國家外,向西班牙、荷蘭等國只能遠觀。

英格蘭王國國王查理一世似乎對他當年跟中華帝國結盟而感到慶幸,此時變成了興奮。他從來不指望中華帝國的影響力能夠到達歐洲,因此他以前看看待中英關係之停留在“噱頭”的層次上。也就是說,英王查理一世拿中華帝國當做藉口,以此來作為他解散議會,強化王權的“噱頭”。

如今,查理一世從海麻雀號快速通訊艦上面感覺到了中華帝國的影響力,同時更是看到了新的政治籌碼。

中華帝國對於海麻雀級通訊艦的一些資料引數並沒有隱瞞,當英國和法國兩國政府向中華帝國政府提出想要更多的瞭解海麻雀級通訊艦的一些引數時,帝國政府毫不保留的告訴了他們。

這在英法兩國政府看來,中華帝國無疑是慷慨的,而英國政府更是認為中華帝國這個盟友十分厚道和可靠。然而,事實上卻是。當英法兩國的船舶工程人員登艦體會一番之後,才知道,這種新式的艦隻在他們本國根本無法建造。

當然,這時帝國政府便將如何建造海麻雀號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誇張了好幾倍,造價成本一百三十萬的海麻雀號,誇張了十倍,單價一千三百萬銀元。

兩國政府得到這個訊息之後,頓時大吃一驚,這時才知道建造這種船隻是多麼的奢侈,同時也從另一方面感觸到中華帝國的強大。

提高中華帝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這就是海麻雀號對英法兩國開放的主要原因。作為在未來二三十年內的兩個主要海上強國,中華帝國需要從一開始就在他們的心中打造一種無法戰勝中華帝國的潛意識概念。

英國人的海上貿易發達,但是僅限於紡織手工業,英國的鋼鐵工業還十分薄弱,使用火炮還是青銅鑄造,鐵質武器還沒有普及,更談不上鋼。一艘海麻雀號需要兩百多噸的鋼材,這相當於英國兩年的精鐵產量,而質量更是達不到精鋼的標準。

反過來,法國的冶鐵工業發達,在歐洲位居第一位。此時,法國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鐵質工業品了。但法國的鐵產量高,達到中華帝國的三分之二水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