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3 / 4)

小說:海上馬車伕 作者:沸點123

但鋼卻不多,無法用來建造鋼殼船隻。同時,法國人沒有用來鍛造鋼材的水壓機和提供動力的蒸汽機,因此即使他們的鋼材達到標準,也造不出來像海麻雀號這樣的戰艦。

中華帝國發布了海麻雀號的建造費用,高達一千三百萬銀元的造價讓英法兩國海軍望塵莫及,原本打算向中華帝國訂造幾艘改型戰艦的念頭也被打消。

中華帝國本來就不打算將海麻雀級通訊艦出售給歐洲國家,價格抬得老高就是不希望歐洲國家跟風。這樣一來,中華帝國就可以在通訊方面對歐洲保持領先的地位。

果然,歐洲各國旁敲側擊都知道了海麻雀號的天價建造費用,即使最有錢的西班牙和荷蘭兩國都搖頭皺眉。荷蘭議會放棄了尋求這種快速通訊艦的念頭,但卻在試圖用木質船殼進行模仿。西班牙帝國有的是錢,貴族們特別希望搞到幾艘這種快速船隻,作為身份和地位的炫耀。然而,西班牙帝國和中華帝國之間的戰火還未停止,中華帝國政府不會同意向西班牙出口該型戰艦的。

同時,英王查理一世在歐洲大肆宣揚英格蘭和中華帝國的盟友關係,阻撓中華帝國和西班牙帝國和解的同時,也讓英格蘭王國不再顯得孤單。

首艘海麻雀號抵達歐洲的目的除了炫耀中華帝國的實力之外,也是作為探聽歐洲最新訊息的載體。海麻雀號停泊英國,並獲得了英王查理一世的特許,允許海麻雀號航行泰晤士河,停泊倫敦。

這樣一來,海麻雀號可以直接從倫敦獲得歐洲的最新訊息。

英國大肆宣揚跟中華帝國的聯盟關係,這讓西班牙人很是惱火,同時也讓法國和荷蘭看到了利用價值。此時英、法、荷蘭作為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聯盟,而法國又曾經幫助中華帝國建造過定遠號戰列艦,這樣法國透過海麻雀號,將法國特使送往北京,希望能夠和中華帝國結盟,以便獲得一些技術和經濟援助。畢竟中華帝國也是對西班牙作戰的一方,有著共同的敵人。而荷蘭政府雖然因為在遠東丟了一些殖民地而對中華帝國頗有微詞,但從總體利益上考慮,荷蘭政府也希望將中華帝國拉上反哈布斯堡王朝的戰爭當中。

法國和荷蘭雖然不指望中華帝國能夠派兵到歐洲來助戰,但能夠在海外牽扯西班牙帝國的力量也是好事。

同時,兩國的真正目的還是衝著東西方貿易去的。

此時,中華帝國在蘇伊士地區開鑿運河的事情早就傳遍了歐洲。歐洲各國的態度不一,有的的希望中華帝國開通蘇伊士運河,這些國家當中大多數都是地中海沿岸國家,他們希望開通運河後,貿易便會恢復。也有的持中立態度,他們因為距離地中海過遠,地中海的貿易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而他們更不願意去得罪中華帝國,樹立強敵。第三者則是反對中華帝國開鑿蘇伊士運河,這些國家擔心中華帝國開鑿了蘇伊士運河之後,歐洲的勢力便會透過蘇伊士運河入侵亞洲,和非洲東部。

總之,對待中華帝國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態度,各國都不同。

荷蘭、英國等貿易為主的國家迫切希望縮短歐亞的海上距離,法國臨近地中海,也希望恢復地中海的貿易,他們早就盯上了蘇伊士運河,知道那裡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此時,中華帝國開鑿運河,對於他們來說意義重大。

為此,在英國的調停下,法國和荷蘭先後和中華帝國締結了協約,雙方尊重對方的利益區間,任何問題都應該先透過談判來解決,避免直接爆發武力衝突。

和法國締結這樣的協約,對中華帝國來說,並沒有任何的不利。但是跟荷蘭締結這樣的協約後,中華帝國在東南亞的軍事擴張將暫停。

對於這種情況,中華帝國皇帝鄧浩楠也做了通盤的考慮。如果中華帝國執意和荷蘭對抗下去,那麼估計會嚴重影響荷蘭人在歐洲和亞洲的策略。鄧浩楠不希望英荷戰爭熄火,荷蘭人將矛頭對準中華帝國,因此對待荷蘭人的問題上,鄧浩楠選擇了等待。

有了海麻雀級通訊艦後,中華帝國同歐洲的聯絡緊密了起來。海麻雀通訊艦擔負著東西方的聯絡紐帶,往返在歐亞三大洋之間。

一開始,海麻雀通訊艦隻幫助政府之間傳遞訊息,幫助中華帝國收集全世界各地的情報。到了後來,隨著海麻雀通訊艦數量的增多,業務開始廣闊起來,除了政府外,還為民間服務。例如幫助攜帶包裹、信件、載客履行等業務。這些業務的擴大,讓中華帝國特勤艦隊不得不分成兩個部門,一個還是軍情局控制的情報系統,另一個則變成了中華帝國的郵政公司。

神武七年,中華帝國成立了帝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