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以前,美國的經濟增長比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快速和持久。例如,大約1770年到1913年間,英國的年均增長率只有。正是英國和美國增長率的差異後來對兩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774年英國的名義GNP幾乎是美國的3倍;1840年僅是美國的倍。然而到1913年,整個聯合王國的實際GDP只佔美國實際GDP的41%。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經濟實體的相對地位徹底轉變了。
到一戰開始之前,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品和服務提供國,年總產值大於英國、德國、法國這三個主要參戰國的總和。事實上,當時美國的GDP已經大約相當於全部西歐發達國家GDP總和的2/3(見表)。
漫長的19世紀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2)
價格水平
前面大部分論述是關於實際產出的測度。長期以來,美國的實際和名義產出大體同速增長(見表)。也就是說,獨立戰爭前價格和一戰前的價格大體在同一水平。當然,這一結論也必須考慮由於時間變化帶來的總產值構成的變化。比如,獨立戰爭前大量生產的產品(如油燈)在20世紀初期要麼不再生產,要麼就是即使生產,數量也非常少。同樣,一戰前大量生產的產品(如電燈)在1774年還未出現。因此,如何解釋價格指數對於總產值結構的影響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儘管如此,我們無須懷疑美國在漫長的19世紀所經歷的價格水平的波動和19世紀之後明顯不同。在初期價格幾乎沒有變化(價格以每年的速度上升),隨後價格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指數上升的速度達到了每年的水平。1991年的價格水平是一戰前夕的倍。
儘管19世紀的價格變動趨勢幾乎為零,但依然存在著明顯的階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