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清佳努的兒子那林脖羅,斬殺六百餘人,葉赫部實力大損,只得休養生息。

萬曆二十一年(1593),努爾哈赤終於統一建州女真,成為了女真昀強大的部落。 萬曆二十一年(1593)九月,面對越來越強大的努爾哈赤,海西女真葉赫部聯合哈達部、蒙古科爾沁部等九大部落,組成聯軍,攻擊努爾哈赤,失敗,被殺四千餘人,史稱“古勒山之戰”。 戰後,努爾哈赤將葉赫部首領分屍,一半留存,一半交葉赫部。自此,葉赫部與愛新覺

羅部不共戴天。據說其部落首領於戰敗之時,曾放言如下: “我葉赫部若只剩一女子,亦將傾覆之! ” 葉赫部居住於那拉河畔,故又稱葉赫那拉。 '1382' 這是幾條似乎毫無關聯的歷史記載,其中某些之前還曾提過,但請你聯絡上下文再看一

遍,因為秘密就隱藏其中。 如果你依然不得要領,那麼我會給你一個提示——李成梁的習慣。 所謂習慣,是指一個人多年來不會輕易改變的行為方式,比如李成梁,他的習慣,是誰

露頭就打誰,誰強大就滅誰,蒙古如此,葉赫部如此,哈達部也如此。 然而這個習慣,在努爾哈赤的身上,失效了。 整整十年,努爾哈赤從一個弱小部落逐漸強大,統一了建州女真,對如此龐然大物,李

成梁卻視而不見,海西女真四分五裂,葉赫哈達部只是剛剛冒泡,就被他一頓猛打,壓制下去。 這種舉動,我認為可以用一個術語來形容——選擇性失明。

更有意思的是,偶然之間,我還發現了一條這樣的史料:萬曆二十年(1592)朝鮮戰爭爆發,李如松奉命出征,此時,一個人自動請纓,要求入朝作戰,保家衛國,支援李如松,當然了,這位仁兄我不說你也能猜到——努爾哈赤。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他們,是一夥的。 一切都從萬曆十一年的那場誤會開始,勸降、誤解、誤殺,但接下來,真相被掩蓋了。 等待著努爾哈赤的,並不是陌生、冷漠、孤獨,而是交情、歉疚、庇護以及無私的幫助。 打擊潛在的對手,給予發展的空間,得到的回應是,服從。

李成梁庇護努爾哈赤,和局勢無關,只因為他認定,這是一個聽話的親信。

努爾哈赤主動請戰,和明朝無關,只因為他認定,李氏家族是他的盟友。 而當若干年後塵埃落定,重整史料時,他們就會發現,一個得到敵人扶持、幫助的首領,

是不太體面的。 所以掩蓋和創造就開始了,所以幾百年後,歷史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1383' 李成梁做了件不公道的事情,他扶植了努爾哈赤,培養了明朝的敵人。 但公道地講,他並不是故意的,更不是所謂的漢奸。 因為在他看來,所謂努爾哈赤,不過是一隻柔弱的貓,給他吃穿,讓他成長,昀後成為

一隻溫順、聽話的貓。 這隻貓逐漸長大了,它的身軀變得強壯,叫聲變得淒厲,腳掌長出了利爪,昀後它亮出

了獠牙。至此,我們終於知道,它不是貓,而是老虎,它不是寵物,而是野獸。 但李成梁的觀察能力,那真不是普通的差。 萬曆十九年(1591)李成梁退休,在此之前,他已打垮了蒙古、葉赫、哈達以及所有強

大的部落,除了努爾哈赤。 非但不打,還除掉了他的對手,李成梁實在是個很夠意思的人。 十年後,李成梁再次上任,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建州女真,極其壯大,但在李成

梁看來,他似乎還是那隻溫順的貓,於是,他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抉擇——放棄六堡。 六堡,是明代在遼東一帶的軍事基地,是遏制女真的重要堡壘,也是遼東重鎮撫順、清河的唯一屏障,若丟失此處,女真軍隊將縱橫遼東、不可阻擋。 而此時的六堡,沒有大兵壓境,沒有糧食饑荒,無論如何,都不應該、不需要、不能放

棄。 然而李成梁放棄了。 萬曆三十四年(1606),李成梁正式放棄六堡,並遷走了這裡的十餘萬居民,將此地拱手

讓給了努爾哈赤。 這是一個錯誤的抉擇,也是一個無恥的抉擇,李成梁將軍不但丟失了戰略重地,毀滅了十餘萬人的家園,還以此向朝廷報功,所謂“招撫邊民十餘萬”,實在不知世上有羞恥二字。

努爾哈赤毫無代價地佔領六堡,明朝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