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2 / 4)

份禮物是三十份敕書,三十匹馬、一份都督的任免狀。 馬和任免狀大家都知道,我解釋一下這敕書是個什麼玩意。

所謂敕書,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貿易許可證。

'1380' 當時的女真部落,住在深山老林,除了狗熊啥都缺,過日子是過不下去了,要動粗,搶劫的經驗又比不上蒙古,明朝不願開放互市,無奈之下,只好找到了這個折衷的方式,一道

敕書,就能做一筆生意。三十分敕書,就是三十筆生意。 明朝的意思很明白,人死了,給點補償費,你走人吧。 客觀地講,這筆補償費實在有點低,似乎無法平息努爾哈赤的憤怒。 然而他接受了。 他接受了所有的一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然後,他召集了族人,殺死了一頭牛,舉行了祭天儀式,拿出了祖上流傳下來的十三副

鎧甲,宣佈,起兵。 收了賠償金再起兵,和收了錢不辦事,似乎是異曲同工。但無論如何,努爾哈赤向著自己的未來邁出了第一步。這一年,他二十五歲。 按照許多史料書籍的說法,下面將是努爾哈赤同志的光榮創業史,先起兵殺死尼堪外蘭,

然後統一建州女真,打敗海西女真昀強的葉赫部落,至萬曆四十六年(1618),統一女真。 昀後是基本類同的幾句評價:非常光輝、非常勵志、非常艱苦等等。 本人同意以上評語,卻也要加上四個字:非常詭異。 據說努爾哈赤從小住在林子裡,自己打獵、採集蘑菇,到市集上換東西,生活艱苦,所

以意志堅定,渴了喝泉水,餓了啃人參,所以身體強壯,天賦異稟,無師自通,所以極會打仗。 有以上幾大優惠條件,所以十三副鎧甲起兵,便不可收拾。 這絕不可能。 努爾哈赤起兵時,他的武器是弓箭,不是導彈,他帶著十三副鎧甲,不是十三件防彈衣,在當時眾多的女真部落中,他只不過是個小人物。 然而這個小人物,只用了三十多年,就統一了女真、建立了政權,佔據了原本重兵集結的遼東,並正式嚮明朝挑戰。 於是,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得到了幫助。

而幫助他的這個人,就是李成梁。

我並不是陰謀論者,卻驚奇地發現,無數的清代史料書籍中,都詳細地描述了祖父覺昌安的慘死、李成梁的冷漠殘酷、努爾哈赤的無助,卻不約而同地忽略了這樣一個細節——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是李成梁的朋友、好朋友。

'1381'

據某些筆記的記載,努爾哈赤和李成梁之前很早就認識了,不但認識,努爾哈赤還給李成梁打過下手,他們之間,還有一段極為神秘的糾葛。

據說努爾哈赤少年時,曾經因為鬧事,被李成梁抓回來管教,不久之後,努爾哈赤被釋放了,不是李成梁放的。

放走努爾哈赤的,是李成梁的老婆(小妾),而她放走努爾哈赤的理由也很簡單——這人長得好(奇其貌,陰縱之出)。至於他倆有無其他糾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相關的說法還有很多,什麼努爾哈赤跟李成梁打過仗,一同到過京城,凡此種種,更不可思議的是,據說努爾哈赤和李成梁還是親家:努爾哈赤的弟弟,叫做舒爾哈齊,這位舒爾哈齊有個女兒,嫁給了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柏,做妾。

而種種跡象表明,勇敢而悲痛的努爾哈赤,除了會打仗、身體好外,似乎還很會來事兒。他經常給李成梁送禮,東西是一車車地拉,拍起馬屁來,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明史學者孟森語)。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努爾哈赤和李成梁家族,有著某種不可告人的聯絡。

當你知道了這一點,再回頭審視此前的幾條記錄,你就會發現,這個流傳久遠的故事的第二版本,以及隱藏其後的真正秘密。

萬曆十一年(1583)二月,努爾哈赤祖父、父親被誤殺,努爾哈赤接受委任,管理部落。

萬曆十一年(1583)十二月,努爾哈赤部的死敵,海西女真中昀強大的葉赫部貝勒清佳努被討伐,所部兩千餘人全部被殺,勢力大減。

此後不久,努爾哈赤率兵攻打尼堪外蘭,尼堪外蘭自認有功,投奔李成梁,李成梁把他交給了努爾哈赤。

萬曆十五年(1587),海西女真哈達部孟格部祿聯合葉赫,被李成梁發現,隨即攻打,斬殺五百餘人。

萬曆十六年(1588),葉赫部再度強大,李成梁再次出擊,殺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