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2 / 4)

子,希望陛下早日決定。 ” 在萬曆看來,這件事比雒於仁的酒色財氣疏更頭疼,於是他接過了申時行剛剛用過的鐵鍬,接著和稀泥: “這個我自然知道,我沒有嫡子(即皇后的兒子),長幼有序。其實鄭貴妃也多次讓我冊立長子,但現在長子年紀還小,身體也弱,等他身體強壯些後,我才放心啊。” 這段話說得很有水平,按照語文學來分析,大致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先說自己沒有嫡子,是說我只能立長子;然後又講長幼有序,是說我不會插隊,但說來說去,就是不說要立誰;接著又把鄭貴妃扯出來,搞此地無銀三百兩。 昀後語氣一轉,得出結論:雖然我只能立長子、不會插隊,老婆也沒有干涉此事,但考慮到兒子太小,身體太差,暫時還是別立了吧。 這招糊弄別人可能還行,對付申時行就有點滑稽了,和了幾十年稀泥,哪排得上你小子?

於是申先生將計就計,說了這樣一句話: “皇長子已經九歲,應該出閣讀書了,請陛下早日決定此事。 ” 這似乎是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但事實絕非如此,因為在明代,皇子出閣讀書,就等

於承認其為太子,申時行的用意非常明顯:既然你不願意封他為太子,那讓他出去讀書總可以吧,形式不重要,內容才是關鍵。 '1308' 萬曆倒也不笨,他也不說不讀書,只是強調人如果天資聰明,不讀書也行。申時行馬上反駁,說即使人再聰明,如果沒有人教導,也是不能成才的。 就這樣,兩位仁兄從繼承人問題到教育問題,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鬧到昀後,萬曆煩了: “我都知道了,先生你回去吧! ” 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只好回去了,申時行離開了宮殿,向自己家走去。 然而當他剛剛踏出宮門的時候,卻聽到了身後急促的腳步聲。 申時行轉身,看見了一個太監,他帶來了皇帝的諭令: “先不要走,我已經叫皇長子來了,先生你見一見吧。 ” 十幾年後,當申時行在家撰寫回憶錄的時候,曾無數次提及這個不可思議的場景以及此後那奇特的一幕,終其一生,他也未能猜透萬曆的企圖。 申時行不敢怠慢,即刻回到了宮中,在那裡,他看見了萬曆和他的兩個兒子,皇長子朱常洛,以及皇三子朱常洵。 但給他留下昀深刻印象的,卻並非這兩個皇子,而是此時萬曆的表情。沒有憤怒,沒有狡黠,只有安詳與平和。 他指著皇長子,對申時行說: “皇長子已經長大了,只是身體還有些弱。 ” 然後他又指著皇三子,說道: “皇三子已經五歲了。 ” 接下來的,是一片沉默。

萬曆平靜地看著申時行,一言不發。此時的他,不是一個酒色財氣的昏庸之輩,不是一個暴跳如雷的使氣之徒。 他是一個父親,一個看著子女不斷成長,無比欣慰的父親。 申時行知道機會來了,於是他打破了沉默: “皇長子年級已經大了,應該出閣讀書。 ” 萬曆的心意似乎仍未改變: “我已經指派內侍教他讀書。 ” 事到如今,只好豁出去了: “皇上您在東宮的時候,才六歲,就已經讀書了。皇長子此刻讀書,已經晚了! ” 萬曆的回答並不憤怒卻讓人哭笑不得: “我五歲就已能讀書! ” 申時行知道,在他的一生中,可能再也找不到一個更好的機會,去勸服萬曆,於是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他上前幾步,未經許可,便徑自走到了皇長子的面前,端詳片刻,對萬曆由衷地說道: “皇長子儀表非凡,必成大器,這是皇上的福分啊,希望陛下能夠早定大計,朝廷幸甚!國家幸甚!” 萬曆十八年正月初一日,在憤怒、溝通、爭執後,萬曆終於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1309' 萬曆微笑地點點頭,對申時行說道: “這個我自然知道,其實鄭貴妃也勸過我早立長子,以免外人猜疑,我沒有嫡子,冊立長子是遲早的事情啊。” 這句和緩的話,讓申時行感到了溫暖,兒子出來了,好話也說了,雖然也講幾句什麼鄭貴妃支援,沒有嫡子之類的屁話,但終究是表了弁。 形勢大好,然而接下來,申時行卻一言不發,行禮之後便退出了大殿。

這正是他絕頂聰明之處,點到即止,見好就收,今天先定調,後面慢慢來。

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次和諧的對話,不但史無前例,而且後無來者。“爭國本”事件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