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1 / 4)

阻止此種不道德的行為。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大人毫不慌張,他還安慰魏公公,孫老師靠得住,就算帶兵,

也不會拿自己開儀的。 這個判斷充分說明,皇帝大人非但不傻,還相當地幽默,魏公公被涮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話說完,皇帝還要做木匠,就讓魏公公走人,可是魏公公不走。 他知道,今天要不討個說法,等孫老師進京,沒準就真成粉末了。所以他開始哭,且哭

出了花樣——“繞床痛哭”。 '1515' 也就是說,魏公公賴在皇帝的床邊,不停地哭。皇帝在床頭,他就哭到床頭,皇帝到床

尾,他就哭到床尾,孜孜不倦,鍥而不捨。 皇帝也是人,也要睡覺,哭來哭去,真沒法了,只好發話: “那就讓他回去吧。 ” 有了這句話,魏忠賢膽壯了,他隨即命人去關外傳令,讓孫承宗回去。 然而不久之後,有人告訴了他一個訊息,於是他又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孫承宗若入九門,即刻逮捕! ” 那個訊息的內容是,孫承宗沒有帶兵。 孫承宗確實沒有帶兵,他只想上訪,不想造反。 所以魏忠賢改變了主意,他希望孫承宗違抗命令,大膽反抗來到京城,並昀終落入他的

圈套。 事實上,這是很有可能的,鑑於地球人都知道,魏公公一向慣於假傳聖旨,所以憤怒的

孫承宗必定會拒絕這個無理的命令,進入九門,光榮被捕。 然而他整整等了一夜,也沒有看到這一幕。 孫承宗十分憤怒,他急匆匆地趕到了通州,卻接到讓他返回的命令。他的憤怒到達了頂

點,於是他沒有絲毫猶豫——返回了。 孫承宗實在聰明絕頂,雖然他知道魏忠賢有假傳聖旨的習慣,但這道讓他返回的諭令,卻不可能是假的。 因為魏忠賢知道他和皇帝的關係,他見皇帝,就跟到鄰居家串門一樣,說來就來了,胡說八道是沒用的。 然而現在他收到了諭令,這就代表著皇帝聽從了魏忠賢的忽悠,如果繼續前進,後果不

堪設想,所以跑路是昀好的選擇。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回去睡覺,老老實實待著。 二,索性帶兵進京,幹他娘一票,解決問題。 孫承宗是一個幾乎毫無缺陷的人,政治上面很會來事,誰也動不了,軍事上穩紮穩打,

眼光獨到,且一貫小心謹慎,老謀深算,所以多年來,他都是魏忠賢和努爾哈赤昀為害怕的敵人。 但在這一刻,他暴露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昀大弱點——猶豫。 孫承宗是典型的謀略型統帥,他的處事習慣是如無把握,絕不應戰,所以他到遼東幾年,收復無數失地,卻很少打仗。

而眼前的這一仗,他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他放棄。

無論這個決定正確與否,東林黨已再無回天之力。

'1516'

三十年前,面對黑暗汙濁的現實,意志堅定的吏部員外郎顧憲成相信,對的終究是對的,

錯的終究是錯的。於是他決心,建立一個合理的秩序,維護世上的公義,使那些身居高位者,不能隨意踐踏他人,讓那些平凡的人,有生存的權利。 為了這個理想,他勵精圖治,忍辱負重,從那個小小的書院開始,經歷幾十年起起落落,堅持道統,至死不渝。在他的身後,有無數的追隨者殺身成仁。 然而殺身固然成仁,卻不能成事。 以天下為己任的東林黨,終究再無回天之力。 其實我並不喜歡東林黨,因為這些人都是書呆子,自命清高,還空談闊論,缺乏實幹能力。 小時候,歷史老師講到東林黨時,曾說道:東林黨人並不是進步的象徵,因為他們都是封建士大夫。 我曾問:何謂封建士大夫? 老師答:封建士大夫,就是封建社會里,侷限、落後,腐朽的勢力,而他們的精神,絕不代表歷史的發展方向。 多年以後,我親手翻開歷史,看到了另一個真相。 所謂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如張居正、如楊漣、如林則徐。

所謂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沒落,守舊,不懂變通,不識時務,給臉不要臉,瞧不起勞動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窮二白,被誤解,汙衊,依然堅持原則、堅持信念、堅持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他們堅信自己的一生與眾不同,高高在上,無論對方反不反感。 堅信自己生來就有責任和義務,去關開與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