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的通州已經是前線了,後金軍到處劫掠,殺人放火兼幹車匪路霸,孫大學士路上就
幹了好幾仗,還死了五個人,到達通州的時候,只剩二十二個。 通州是有兵的,但不到一萬人,且人心惶惶,總兵楊國棟本來打算跑路了,孫承宗把他
拉住,硬拽上城樓,巡視一週,說明白不走,才把大家穩住。 通州穩定後,作為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開始協調各路軍隊,組織作戰。 以級別而言,孫大學士是總指揮,但具體實施起來,卻啥也不是。 且不說其他地區的勤王軍,就連嫡系袁崇煥都不聽招呼,孫承宗說,你別繞來繞去,在
通州佈防,把人擋回去就是了,偏不聽,協調來協調去,終於把皇太極協調到北京城下。 然後又是噼裡啪啦一陣亂打,袁督師進牢房,皇太極也沒真走,佔著四座城池,隨時準備再來。京城附近的二十多萬明軍,也是看著人多,壓根沒人出頭,關寧鐵騎也不可靠,祖
大壽都逃過一次了,難保他不逃第二次。 據說孫承宗是個水命,所以當救火隊員實在再適合不過了。 他先找祖大壽。 祖大壽是個比較難纏的人,且向來囂張跋扈,除了袁崇煥,誰的面子都不給。 但孫承宗是例外,用今天的話說,當年袁督師都是給他提包的,老領導的老領導,就是
領導的平方。 孫大學士說:袁督師已經進去了,你要繼續為國效力。 祖大壽說,袁督師都進去了,我不知哪天也得進去,還效力個屁。
孫承宗說:就是因為袁督師進去了,你才別鬧騰,趕緊給皇帝寫檢討,就說你要立功,
為袁督師贖罪。
'1620' 祖大壽同意了,立即給皇帝寫信。 這邊糊弄完了,孫承宗馬上再去找皇帝,說祖大壽已經認錯了,希望能再有個機會,繼
續為國效命。 話剛說完,祖大壽的信就到了,皇帝大人非常高興,當即回覆,祖大壽同志放心去幹,對你的舉動,本人完全支援。 雖然之前他也曾對袁崇煥說過這句話,但這次他做到了,兩年後祖大壽在大淩河與皇太極作戰,被人抓了,後來投降又放回來,崇禎問都沒問,還接著用。如此鐵桿,就是孫承宗
糊弄出來的。 孫承宗搞定了祖大壽,又去找馬世龍。 馬世龍也是遼東系將領,跟祖大壽關係很好,當時拿著袁崇煥的信去追祖大壽的,即是
此人。這人的性格跟祖大壽很類似,極其強橫,唯一的不同是,他連袁崇煥的面子都不給,此前有個兵部侍郎劉之綸,帶兵出去跟皇太極死磕,命令他帶兵救援,結果直到劉侍郎戰死,馬世龍都沒有來。
但是孫大學士仍然例外,什麼關寧鐵騎、關寧防線,還有這幫認人不認組織的武將,都是當年他弄出來的,能壓得住陣的,也只有他。 但手下出去找了幾天,都沒找到這人,因為馬世龍的部隊在西邊被後金軍隔開,沒訊息。 但孫承宗是有辦法的,他出了點錢,找了幾個人當敢死隊,拿著他的手書,直接衝過後金防線,找到了馬世龍。 老領導就是老領導,看到孫承宗的信,馬世龍當即表示,服從指揮,立即前來會師。 至此,孫承宗終於集結了遼東系昀強的兩支軍隊,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擊潰入侵者。 皇太極退出關外,並派重兵駐守遵化、永平四城,作為後金駐關內辦事處,下次來搶東西也好有個照應。 這種未經許可的經營行為,自然是要禁止的,崇禎三年(1630)二月,孫承宗集結遼東軍,發起進攻。 得知孫承宗進攻的訊息時,皇太極並不在意,按年份算,這一年,孫承宗都六十八了,又精瘦,風吹都要擺幾擺,看著且沒幾天蹦頭了,實在不值得在意。
結果如下:
第一天,孫承宗進攻欒城,一天,打下來了。 第二天,進攻遷安,一天,打下來了。 第三天,皇太極坐不住了,他派出了援兵。 '1621' 帶領援兵的,是皇太極的大哥,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 阿敏是皇太極的大哥,在四大貝勒裡,是很能打的。派他去,顯示了皇太極對孫承宗的
重視,但我始終開疑,皇太極跟阿敏是有點矛盾的。 因為戰鬥結果實在是慘不忍睹。 阿敏帶了五千多人到了遵化,正趕上孫承宗進攻,但他剛到,看了看陣勢,就跑路了。 孫承宗並沒有派兵攻城,他只是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