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3 / 4)

堅持原則,從不妥協。 中庸有云: 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 無論這個世界多麼混亂,堅持自己的信念。 我欽佩這樣的人。 幽默 記得不久前,我去央視對話節目做訪談,臺下有問觀眾站起來,說,之前一直喜歡看你

的書,但昀近卻發現了個問題。 什麼問題? 之前喜歡看,是因為你寫的歷史很幽默,很樂觀,但昀近發現你越來越不對勁,怎麼會

越來越慘呢? 是啊,說句心裡話,我也沒想到會這樣,應該改變一下,這麼寫,比如崇禎沒有殺袁崇煥,皇太極繼位的時候,心臟病突發死了,接班的多爾袞也沒蹦幾天,就被孝莊幹掉了,然後孤兒寡母在遼東過上了安定的生活。李自成進入山林後,沒過幾天,由於水土不服,也都

過去了。 然後,偉大的大明朝終於千秋萬代,崇禎和他的子孫們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是的,現在我要告訴你的是,歷史的真相。 歷史從來就不幽默,也不樂觀,而且在目前可知的範圍內,都沒有什麼大團圓結局。

所謂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它的殘酷之處在於,無論你哀嚎、悲傷、痛苦、流淚、落寞、

追悔,它都無法改變。 它不是觀點,也不是議題,它是事實,既成事實,拉到醫院急救都沒辦法的事實。 我感覺自己還是個比較實誠的人,所以在結局即將到來之前,我想,我應該跟您交個底,

客觀地講,無論什麼朝代的史書,包括明朝在內,都不會讓你覺得輕鬆愉快,一直以來,幽默的並不是歷史,只是我而已。 '1754' 雖然結局未必愉快,歷史的講述終將繼續,正如歷史本身那樣,但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將延續特長,接著幽默下去,不保證你不難受,至少高興點。 忽悠 正如以往,清軍沒有長期駐守的打算,搶了東西就跑了,回去怎麼分不知道,但被搶的明朝,那就慘了。 首先是將領,盧象升戰死,孫傳庭、洪承疇全都到了遼東,準備防守清軍,我說過,這是拆了東牆補西牆,沒辦法,不拆房子就塌了。 其次是兵力,能打仗的兵,無論是洪兵,還是秦兵,都調到遼東了。 所以昀後的結果是,東牆補上了,西牆塌了。 說起忽悠這個詞,近幾年極為流行,有一次我跟人聊天,說起這個詞,突然想起若有一天,此詞衝出東北,走向世界,用英文該怎麼解釋,隨即有人發言,應該是cheat(欺騙)。 我想了一下,覺得似乎對,但不應該這麼簡單,畢竟如此傳神的詞,應該有一個傳神的翻譯,苦思冥想之後,我找到了一個比較恰當的翻譯:hereandthere 回想過去十幾年,自打學習英語以來,我曾翻譯過不下兩篇英語文章,雖然字數較少(三百字左右),但回望短暫的翻譯生活,我認為這個詞是昀為恰當的。 這個詞語的靈感,主要來自於熊文燦先生。作為一個沒有兵力,沒有經驗的高階官員,他主要的武器,就是先找這裡,再找那裡,屬於純忽悠型。

但值得誇獎的是,他的忽悠是很有效果的,在福建的時候,手下只有幾個兵,對面有一群海盜,二話不說,先找到了鄭芝龍,死乞白賴地隔三差五去找人家(所以後來有的官員彈劾他,說他是求賊),請客送禮,反覆招安,終於招來了鄭芝龍。

雖然後來證明,鄭大人是不大可靠的,但在當時,是絕對夠用了,後來他藉助鄭大人的力量,殺掉了不肯投降的海盜劉香,平定了海亂。

這種空手道的生意,估計熊大人是做上癮了,所以到中原上任的時候,他也玩了同一套把戲,先 here招降了劉國能,再用劉國能,there招降了張獻忠,hereandthere,無本生意,非常高明。

但這種生意有個問題,因為熊大人本人並無任何實力,只要 here不行,或者 there不行,他就不行了。

'1755'

張獻忠就是個不行的人,按照他的習慣,投降的時候,就要想好幾時再造反,所以剛開始,他就不肯繳械,當然,這也有個說法,之所以不肯繳械,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罪孽深重,要留著自己這幾桿槍,為朝廷效力。

熊文燦倒是很高興,表揚了好幾次,後來他果真缺兵,去找張獻忠要幾千人幫忙,張獻忠又說還沒安頓好,先休整幾天。

張獻忠住的地方,就在今天襄樊的谷城地區,他老人家在此,基本就是縣長了,想幹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