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至少在當時,他的自我感覺很好。 楊鶴理論之中,昀核心的一條,叫做和氣。 用他自己的話說,殺人是傷和氣的。所以能救活一個,就是一個,畢竟參加民變的,原
先就是民, 這個理論,一年前,應該是對的 楊鶴同志到任後,就發現不對了。 有一次,農民軍進攻縣城,被擊退,抓住了幾個俘虜,由楊鶴審問。 但還沒問,楊鶴就發現一件極為詭異的事——他似乎見過這幾個人 確實見過,閱兵的時候見過。 沒錯,這幾個人曾經站在閱兵的隊伍裡,曾經是他的部下。 強,弱,之間 農民軍的戰鬥力很強嗎? 對於這個疑問,昀好的答案,應該是個反問——農民軍的戰鬥力怎麼會強呢? 在中國歷史上,造反這類活,從來都是被動式。閒著沒事幹,但凡有口飯吃,是不會有
人造反的,成本高,門檻也高。 但遺憾的是,造反這份工作,除了成本、門檻高外,技術含量還高。 要知道,明朝參加這項活動的,主要是農民。農民的基本工作,是種地,基本工具,是
鋤頭。 而阻止他們參與這項活動的,是明軍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殺人,基本工具,是儀劍。 所以在明末大多數情況下,幾百個農民軍跟幾百個明軍對戰,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據史料記載,大部分情況,是幾萬農民軍,戰勝了幾百明軍,或是幾百農民軍,搞定十幾個看衙
門的捕快。
而更大多數情況,是幾千明軍追著幾萬、甚至十幾萬農民軍跑。 沒辦法,畢竟打仗是個技術活。聖賢曾經說過,把武器交給沒有受過訓練的民眾,讓他
們去打仗,就是讓他們送死。 沒有訓練,沒有武器,沒有兵法,沒有指揮,就沒有勝利。 但楊鶴先生驚奇地發現,他面對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軍裡,除了業餘造反的以外,還有很多專業造反的人士——明軍,而且數量很
多。 他們精通戰術,作戰狡猾,懂得明軍的弱點,非常難以對付,且數量是越來越多,民變
越來越大。 出現此類情況,歸根結底,原因就兩個字——沒錢。 之前我說過,朝廷沒有錢。沒有錢的結果,除了沒錢賑災外,還沒錢發軍餉。 '1670' 據統計,當時全國的部隊,大致有上百萬人,而能夠按時領軍餉的,只有遼東軍區的十
餘萬人。 而且就連遼東軍,也不能保證按時發工資,拖幾個月,也是經常的事。袁崇煥同志就曾經處理過相關事務。 遼東是前線,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別提了。西北一帶,既然不是前線,自然沒錢。有
的人幾年都沒拿到工資,窮得叮噹響,據說連武器都賣了,只求換頓飯吃。 沒錢賑災,老百姓吃苦,也沒轍,沒錢發餉,當兵的吃苦,就有轍了。 兜裡沒錢,手裡有儀,怎麼辦? 涼拌,搶! 情況就是如此,官兵越來越少,民軍越來越多,局勢越來越撐不住。 楊鶴面對的形勢大致如此,大家都明白,就他不明白,等他明白了,跑也跑不掉了。 如果換個會打仗的,能用兵的,多少還能撐幾天,但楊鶴同志的主要特長,是招撫理論,
這就比較麻煩了。據說當時朝廷裡,有些人開玩笑,說楊鶴如果能撐一年,就倒著爬出去。
就當時的情況看,這位仁兄爬出去的可能性,大致是零。楊鶴同志的下崗日期,指日可待。 一年後,楊鶴向崇禎呈交了名單,在這份名單上,有這樣十幾個名字: 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紅狼、小紅狼、點燈子、過天星、獨頭虎……(以下略去 XX字) 以上人等,全部歸降。 這些人是幹嘛地,看名字就能猜到,但這些人什麼分量,估計你就不知道了。 在當時的起義軍中,昀能打的,就是神一魁。此人具體情況不詳,但應該受過軍事訓練,作戰十分強悍,屬於帶頭大哥級人物。 王左桂、王嘉胤,如果你不知道,那不怪你。對這二位兄弟,只提幾句話就夠了:當時,在王左桂的手下,有個小頭目,叫做李自成。王嘉胤營門口站崗的,叫做張獻忠。 至於後面那幾位,就不說了,說了也沒人知道,你只要明白,他們都是當時一等一的牛人,隨便一個擺出來,都能攪得天翻地覆。 都投降了。 除這些人之外,當時陝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