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父親不老,只因他終生讀書。”

第1章(2)

柳北岸先生有一間書房,牆壁四周鑲嵌著高達天花板的書櫥,櫥內密密麻麻地放滿了古人和今人的書。對於他來說,一日不可無書。他的幾個孩子,分別是藝術界和教育界的佼佼者,他們都是手不釋卷的愛書人。這一份愛書的品質,是柳北岸先生當年頗費苦心而又不露痕跡地對他們培養而形成的。柳北岸先生回憶起如何教育孩子時笑眯眯地說:

“我買了大量的書,放在地上,任由孩子們看。他們把書翻得亂七八糟,東南西北丟得滿天滿地,我一聲不響地替他們收拾。隔一段時間,又買進另一批新書,任由他們翻。我從來不逼他們讀,可是,他們見我讀得津津有味,而滿屋子的書又伸手可及,一個個都自動地成了愛書人。”

操作提示

行“言教”而更重“身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僅是一種權威,而且是孩子言談舉止標準的提供者,是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的具體形象。“以教人者教己”,父母要求孩子具備良好的品質和習慣,自己都應首先具備。

支招二:從生活細節上給孩子做良好示範

方法示例

父親帶著兒子陳明明去湖邊釣魚。在規定的準釣時間之前,陳明明禁不住滿腔興奮,將魚餌拋了下去,沒想到一會兒竟然釣上來一條大鯉魚。陳明明欣喜若狂,父親也承認他從未釣過這麼大的魚。陳明明正準備把魚拿下來,父親卻制止了他:“釣魚的時間還沒有到,這條魚不能拿。”

陳明明向湖四周看了看,周圍一片寂靜,除了父子倆,沒有別的人了。陳明明捨不得這條大鯉魚,於是對父親說:“如果放了回去,下次不一定能夠釣到這麼大的魚了。”父親說:“我知道,但你還是得把它放回去。因為時間未到。”陳明明不高興地說:“這裡又沒有別人。”父親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陳明明看到父親堅決的神色,只好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了湖中。

操作提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來規範孩子的言行,可是這種空洞的說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裡,並以父母為榜樣來模仿。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謹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絕在自己身上發生;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先要做到。唯有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支招三:父母要言行如一、說話算數

方法示例

黎大東是個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男孩,他的父親是工人,母親下崗了。黎大東的父母對其教育是很嚴格的:放學後不許下樓玩;作業做不完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電子遊戲。如果違反,輕則責罵,重則痛打。可是這種嚴厲的教育方式卻沒有讓黎大東成為一個好孩子。

原來,黎大東的父母整天沉迷於“麻將事業”中,沒有重視自己對孩子的身教。他們以為小孩子只要“管起來”、“打幾頓”就會聽話,可結果恰恰相反。

一次,他父親在“連續作戰”後回到家裡,卻發現兒子正和幾個“小哥們兒”打撲克,而且每個人的臉上都貼了不少紙條,他父親立時火冒三丈,動手就打。黎大東一邊大哭,一邊喊:“我作業寫完了。為什麼你能玩麻將,我就不能打撲克?”一句話問得他父親目瞪口呆。

操作提示

父母要求孩子言行端正,品德優良,就必須先從自己做起。無論何時何地,父母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絕不能做那種說一套、做一套,在外一套、在家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偽君子。在孩子面前,只有言行如一、說話算數,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才能讓孩子對父母的管教心服口服。

第1章(3)

方法二: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

——建立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

父母和孩子要建立平等和諧的關係,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家庭教育才能順利地進行和完成。父母與孩子的親密溝通,實際上是父母與孩子心靈的碰撞。

【教子現場】

司菁菁跟同學打架了,一身是傷地回到家。司菁菁的父母把她拉到一邊,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她打了一頓,然後才問她為什麼跟別人打架。司菁菁人小脾氣擰,不管父母怎麼問,就是一聲不吭。司菁菁的父母看著孩子不說話就生氣了,又把司菁菁罵了一頓。

第二天,媽媽接司菁菁放學,去得有點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