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也是世襲的,除非犯了錯,被廢黜或者給烹了(這種事偶爾也有)。但是這種貴族的世界,經過春秋的亂世,讓亂臣賊子們一通亂鬧,給鬧壞了(禮崩樂壞),中間出來個孔子做《春秋》,據說是讓亂臣賊子懼,可惜沒有人懼,越鬧越大,到了戰國,這個世界已經天地翻覆了。
秦帝國建立以後,中國進入了皇帝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按道理是沒有貴族的,誰做官,誰是大爺。秦朝的官,屬於昔日貴族絕少,西漢的官,更多是屠狗賣肉的。但兩漢實行的察舉徵辟名目的選官制度,卻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了貴族化的變異,導致歷史出現了一個時間段的“貴族復辟”。因為這個制度有兩個特徵,一是官員自選下屬,一是選官的儒學化。結果是被選中的人,既是上司的屬吏,又是上司的門生,而慢慢爬上去,擁有選拔能力的門生故吏的回報,往往使得官員的後代,有了更多的入仕機會。時間一長,就出現了世代容易做官,而且做穩了高官的門閥士族。這種�